高数部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3:53: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考研必备:超经典的考研数学考点与题型归类分析总结 1高数部分

1.1 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1.2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1.利用等价无穷小;2.利用洛必达法则,对于

0?型和0?0?型或0?1型的题目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对于0、?、1型的题目则是先转化为

?0?x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lim?1、lim(1?x)x?e、

x?0sinxx?01x(1?limx)?e;4.夹逼定理。 x??1.3 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与前面的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后面的第三章《不定积

分》、第四章《定积分》都是基础性知识,一方面有单独出题的情况,如历年真题的填空题第一题常常是求极限;更重要的是在其它题目中需要做大量的灵活运用,故非常有必要打牢基础。

对于第三章《不定积分》,陈文灯复习指南分类讨论的非常全面,范围远大于考试可能涉及的范围。在此只提醒一点:不定积分

?f(x)dx?F(x)?C中的积分常数C容易

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案中少写这个C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印象:定积分是

?f(x)dx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把它折弯后就

?f(x)dx?F(x)?C中的那个C,漏掉了C也就漏掉了这1分。

?a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中解不定积分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对于

?af(x)dx型定积分,若

af(x)是奇函数则有

?2?a?af(x)dx=0;若f(x)为偶函数则有?f(x)dx=2?f(x)dx;对于?f(x)dx型

?aa00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t??2?x的代换是常用方法。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

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

替换x=-u和利用性质

?a?a奇函数?0 、?偶函数?2?偶函数。在处理完积分

?a0aa上下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1.4 高数第五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

由本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讨论一下证明题的应对方法。用以下这组逻辑公式来作模型:假如有逻辑推导公式A?E、(A?B)?C、(C?D?E)?F,由这样一组逻辑关系可以构造出若干难易程度不等的证明题,其中一个可以是这样的:条件给出A、B、D,求证F成立。

为了证明F成立可以从条件、结论两个方向入手,我们把从条件入手证明称之为正方向,把从结论入手证明称之为反方向。正方向入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类:1.已知的逻辑推导公式太多,难以从中找出有用的一个。如对于证明F成立必备逻辑公式中的A?E就可能有A?H、A?(I?K)、(A?B) ?M等等公式同时存在,有的逻辑公式看起来最有可能用到,如(A?B) ?M,因为其中涉及了题目所给的3个条件中的2个,但这恰恰走不通; 2.对于解题必须的关键逻辑推导关系不清楚,在该用到的时候想不起来或者弄错。如对于模型中的(A?B) ?C,如果不知道或弄错则一定无法得出结论。从反方向入手证明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通过对这个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可用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不熟练和无法有效地从众多解题思路中找出答案是我们解决不了证明题的两大原因。

针对以上分析,解证明题时其一要灵活,在一条思路走不通时必须迅速转换思路,而不应该再从头开始反复地想自己的这条思路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从题目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当我们解证明题遇到困难时,最常见的情况是拿到题莫名其妙,感觉条件与欲证结论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长时间无法入手;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致方向,在做若干步以后却再也无法与结论拉近距离了。从出题人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没能够有效地从条件中获取信息。“尽可能多地从条件中获取信息”是最明显的一条解题思路,同时出题老师也正是这样安排的,但从题目的“欲证结论”中获取信息有时也非常有效。如在上面提到的模型中,如果做题时一开始就想到了公式(C?D?E) ?F再倒推想到 (A?B) ?C、 A?E就可以证明了。

如果把主要靠分析条件入手的证明题叫做“条件启发型”的证明题,那么主要靠“倒推结论”入手的“结论启发型”证明题在中值定理证明问题中有很典型的表现。其中的规律性很明显,甚至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下表列出了中值定理证明问题的几种类型: 条件 欲证结论 存在一个?满足某个式子 可用定理 介值定理(结论部分为:存在一个?使得A 关于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常常是只有连续性已知 ff (?)?k) ?0) 零值定理(结论部分为:存在一个?使得(?)B 条件包括函数在存在一个?费尔马定理(结论部分为: f(?x0)?0) 闭区间上连续、满足在开区间上可导 (n)f(?)?0 洛尔定理(结论部分为:存在一个?使得f(??)C 条件包括函数在存在一个?闭区间上连续、满足在开区间上可导 (n)?0)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结论部分为:存在一个?使得f(?)?kf(??)?f(??)?g(??)f(b)?f(a)) b?a柯西中值定理(结论部分为:存在一个?使得f(b)?f(a)g(b)?g(a)) 另外还常利用构造辅助函数法,转化为可用费尔马或洛尔定理的形式来证明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有关中值定理证明的证明题条件一般比较薄弱,如表格中B、C的条件是一样的,同时A也只多了一条“可导性”而已;所以在面对这一部分的题目时,如果把与证结论与可能用到的几个定理的的结论作一比较,会比从题目条件上挖掘信息更容易找到入手处。故对于本部分的定理如介值、最值、零值、洛尔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掌握重点应该放在熟记定理的结论部分上;如果能够做到想到介值定理时就能同时想起结论“存在一个?使得

f(?)?k”、看到题目欲证结论中出现类似“存在一个?使得f(?)?k”

的形式时也能立刻想到介值定理;想到洛尔定理时就能想到式子

f(??)?0;而见到式子

f(??)?g(??)f(b)?f(a)g(b)?g(a)也如同见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一样,那么在处理本部分的题目时就会

轻松的多,时常还会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所以说,“牢记定理的结论部分”对作证明题的好处在中值定理的证明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包括中值定理证明在内的证明题的大策略应该是“尽一切可能挖掘题目的信息,不仅仅要从条件上充分考虑,也要重视题目欲证结论的提示作用,正推和倒推相结合;同时保持清醒理智,降低出错的可能”。希望这些想法对你能有一点启发。不过仅仅弄明白这些离实战要求还差得很远,因为在实战中证明题难就难在答案中用到的变形转换技巧、性质甚至定理我们当时想不到;很多结论、性质和定理自己感觉确实是弄懂了、也差不多记住了,但是在做题时那种没有提示、或者提示很少的条件下还是无法做到灵活运用;这也就是自身感觉与实战要求之间的差别。

这就像在记英语单词时,看到英语能想到汉语与看到汉语能想到英语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一样,对于考研数学大纲中“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词的认识其实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才慢慢清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靠足量、高效的练习来透彻掌握定理性质及熟练运用各种变形转换技巧,从而达到大纲的相应要求,提高实战条件下解题的胜算。依我看,最大的技巧就是不依赖技巧,做题的问题必须要靠做题来解决。 1.5 高数第六章《常微分方程》

本章常微分方程部分的结构简单,陈文灯复习指南对一阶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