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生态功能区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3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整理

连江县生态功能区划

连江县环境保护局 二○○三年十月

.

最新整理

目 录

1、前言 ........................................................................................................ 1 2、工作范围 .................................................................................................. 2 3、区划依据 .................................................................................................. 2 4、区划目标 .................................................................................................. 2 5、区划原则 .................................................................................................. 3 6、区域环境概况 ........................................................................................... 4

6.1自然环境 .............................................................................................................. 4 6.2社会环境 .............................................................................................................. 6 7、生态环境保育建设和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8

7.1生态环境保育和建设成绩 .................................................................................. 8 7.2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9 8、生态功能区划 ......................................................................................... 11 8.1生态功能区划相关的重要自然和人文环境类型 ........................................ 11

8.2 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编制 ............................................................................... 13 8.3生态功能区划图编制 ........................................................................................ 13 8.4生态功能小区说明 ............................................................................................ 14

附录一 连江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敏感性类型图斑登记表 ......................... 26 附录二 福建生态功能区划重要生态环境类型说明 ............................................. 43 参考文献 ..................................................................................................................... 48

.

最新整理

1、前言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优化工农业生产布局,为区域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连江县是福建沿海产业走廊带的一部分,福建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全省第二个温泉县城。“九五”期间,连江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3.07亿元,工业水平在福州八县市中位居第五位。2000年再次被评为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和经济发展“十佳”县。

随着连江县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城镇布局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在全省的生态功能区划中,连江县划为五个分区,即闽东闽中中低山山原生态区敖江流域亚区的山仔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功能区(2201)和连江东部产业走廊带生态功能区(2203),闽东沿海及近岸海域亚区的霞浦—罗源沿海产业走廊带型生态功能区(3103),闽东南沿海及近岸海域生态区北部亚区的福州外围产业走廊带型生态功能区(5102)和闽江口港口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功能区(5103)。

连江县生态环境的保育与建设,目的在于针对在城镇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为连江县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持。为此,根据连江县区域内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同时考虑连江县生态环境在国家、福建及闽江口生态保育中的地位,依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良好区和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恢复区划分的要求,在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分类方案与编码系统(暂行)》以及《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办法》的要求,对县域进行生态功能小区的划分,从而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具体的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控提供信息和手段。

.

最新整理

2、工作范围

区划工作范围包括连江县域的全部陆域和近岸海域。 3、区划依据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26日印发,国发[2000]38号

(2)《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2年)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国家环保局,环发[2002]8号 (4)《生态功能区划技术规范》(建议稿),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文件,2002.3

(5)《中国21世纪议程》,1994.3.25,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6)《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环保局,1995.7.19,环然[1995]444号

(7)《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国家技术监督局,GB17108-1997 (8)《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0.3.18,闽政[2000]文81号 (9)《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10)《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2年) (11)《福州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00年) (12)《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2003年) (13)《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2002年)

(14)《福州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2年) (15)《连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2000年) (16)《连江县城总体规划》,连江县人民政府,2000.9 (17)《连江县城镇体系规划》,连江县人民政府,2003.3 (18)《连江县海洋功能区划》(2002年)

(19)《连江县城市环境规划(2003年-2020年)》,连江县人民政府,2003.7 4、区划目标

连江县生态功能区划具体目标如下:

(1)明确连江县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最新整理

(2)明确连江县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与生态环境高敏感区;

(5)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明确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功能,生态保育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5、区划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区域分异规律,生态功能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发生学原则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3)区域相关原则

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在评价与区划中,要从全市、流域或全省相对较大的尺度上考虑。

(4)相似性原则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形成和分异的物质基础,虽然在特定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趋于一致,但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别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某些相似性和差异性。但必须注意这种特征的一致性是相对的,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各有一致性标准。

(5)区域共轭性原则

区域所划分对象的必须是具有独立性,空间上完整的自然区域,即任何一个生态功能区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