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第1部分专题3第11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29: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1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限时5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16·辽宁师大附中模拟)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不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 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含Cr3+的废水用适量石灰处理后排放

解析 A、磷元素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所以推广无磷洗涤剂可以减少水污染,正确;B、臭氧作氧化剂,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正确;C、工业污水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可以造成水污染,选C;D、铬离子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然后可以排放,正确。

答案 C

2.(2016·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解析 A.氦气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填充飞艇,正确;B.硬水的软化指的是除去水中的Ca2、Mg2,加入氯化铁只能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

用于水的净化,错误;C.石英砂为SiO2,可用碳还原得到粗硅,经提纯得单晶硅,正确;D.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故一般用于不粘锅的涂层,正确。

答案 B

--+2-2-3.向某含有SO23、SiO3、CO3、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

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C.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2-2-

解析 向某含有SO23、SiO3、CO3、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

至过量,发生反应:Cl2+H2O

-+

HCl+HClO,Cl2+H2O+SO23===2H+2Cl

---++2-2-

+SO24,Cl2+2Br===2Cl+Br2,2H+CO3===H2O+CO2↑,2H+SiO3

===H2SiO3↓。A.综上所述可知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Cl2+H2O

-+--2-

HCl+HClO,Cl2+H2O+SO23===2H+2Cl+SO4,Cl2+2Br

===2Cl-+Br2共3个,错误;B.溶液中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正确;C.原来溶液为无色,反应后产生的Br2,使溶液变为橙黄色,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正确;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CO2产生,也有H2SiO3沉淀产生,正确。

答案 A

4.(2016·重庆模拟)下列各项叙述I、Ⅱ都正确且二者的原理最相似的是 A B C D 叙述I FeS难溶于水,却溶于稀硝酸 浓硝酸要密封保存阴凉处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叙述Ⅱ 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溶于醋酸 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少量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浓氨水滴入固体NaOH制NH3 浓盐酸滴入浓硫酸制HCl 解析 A.FeS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A错误;B.浓硝酸易挥发、易分解,漂白粉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B错误;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C错误;D.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氨气的溶解度降低生成氨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导致HCl的溶解度降低,生成HCl气体,D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5.(2016·上海高考)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 C.氯化钙溶液

B.稀硫酸

D.二氧化硫水溶液

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

解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项,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项,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项,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但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项,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SO2与Cl2反应,平衡左移,c(HClO)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答案 A

6.(2016·武汉模拟)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 D a中的物质 浓氨水 浓硫酸 稀硝酸 浓盐酸 b中的物质 CaO Na2SO3 Cu MnO2 c中收集的气体 NH3 SO2 NO2 Cl2 d中的物质 H2O NaOH溶液 H2O NaOH溶液 解析 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3,A错误;SO2可通过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为NO,且在c中无法收集到纯净的NO2,且不能用水吸收尾气,C错误;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D错误。

答案 B

7.(2016·浙江高考)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