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别茨柯依与布拉格学派-最新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7:4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特鲁别茨柯依与布拉格学派

今年是特鲁别茨柯依(H.C.Трубецкой, 1890~1938)诞生125周年,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音位学理论以及印欧语的起源的理论等研究中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我们特写成此文,作为对于这位语言学家的纪念。本文首先介绍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情况,接着介绍特鲁别茨柯依对音位学的贡献,最后介绍特鲁别茨柯依对印欧语研究的贡献。 一、引言

1926年,马德修斯(V.Mathesius)、特鲁别茨柯依(H.C.Трубецкой)、雅可布逊(R.Jakobson)等学者在捷克的布拉格成立布拉格语言学会(Cercle Linguistigue de Prague),由马德修斯担任会长。

1928年,第一次语言学家国际会议在荷兰的海牙召开,布拉格语言学会的成员们在会议上十分活跃,提交了好几篇音位学论文,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1929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斯拉夫语言学家会议上,他们提出了一个“论纲”,后来通常被称为“布拉格学派的论纲”。1930年,布拉格语言学会在布拉格主持召开了国际音位学会议,会后成立了国际音位学协会,特鲁别茨柯依当选为主席。1929~1939年,他们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1935~1953年,出版季刊《词与文》(SaS),该刊

的副标题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机关刊物”。1953年,布拉格语言学会在组织上解体后,《词与文》成为了捷克科学院的刊物,至今仍在出版。

布拉格学派在音位学研究方面苦心孤诣,成就极大,它的基本观点集中地体现在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 特鲁别茨柯依于1890年4月16日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前莫斯科大学校长。特鲁别茨柯依从小就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13岁时就经常参加莫斯科人种学协会的集会,15岁时就已经发表民俗学方面的论文了。

特鲁别苏柯依于1908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最初学哲学和心理学,从第三学期起才转入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语言学。在这里,他学习了有关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课程,对语言学产生了兴趣。1913~1914年到德国莱比锡,聆听了当时著名语言学家勃鲁格曼(K.Brugmann)和雷斯琴(A.Leskien)等人的讲课,学习梵语和阿维斯塔语。1915年回国任莫斯科大学副教授,讲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课程。

1917年夏天,特鲁别茨柯依到高加索,不久,十月革命爆发,特鲁别茨柯依是贵族出身的,成为了革命的对象,他只好离开了俄罗斯,逃亡国外,当时他才27岁。1919年末,特鲁别茨柯依到了保加利亚的索非亚。1922年到奥地利的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任教。这个时期,他的兴趣集中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及斯拉夫学方面。

1929年之后,特鲁别茨柯依的学术活动转到了音位学方面。他参加了布拉格语言学会,并成了该学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在这个时期,他发表了一系列音位学方面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有:

1.《元音音位的一般理论》(德文版,1929) 2.《论语素音位学》(法文版,1929)

3.《关于语素音位学的一些想法》(德文版,1931) 4.《摩尔达维亚语与俄语音位系统的比较》 (德文版,1932) 5.《论当前音位学》(法文版,1933) 6.《俄语的语素音位系统》(德文版,1934) 7.《音位描写指南》(德文版,1935) 8.《音位对立的理论》(法文版,1936) 9.《音位对立的中和》(德文版,1936)

特鲁别茨柯依晚年的生活很不安定。希特勒占据奥地利之后,他曾因写文章揭露种族主义的虚伪性而被逐出大学,经常受到盖世太保的纠缠。

疾病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愤世嫉俗,继续进行音位学的研究,他精通德文,决心把12年的研究成果用德文写成《音位学原理》(Grundzüge der Phonologie)一书。 这部书大部分是他在病榻上口授的。

1938年6月25日,在这本书即将完成(仅差20页)的时候,他竟不幸与世长辞了。特别茨柯依英年早逝,只活了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