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4:14: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 石鲸鳞甲动秋风。 露冷莲房坠粉红。 江湖满地一渔翁。 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 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 术成就。 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 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 以夔府的秋日萧瑟, 诗人的暮年多病、 身世飘零, 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 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 如对长安宫阙、 昆明池水的追述; 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 如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 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 也不尽相同。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 “信 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 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 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 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 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 《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 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 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 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 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 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 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 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 透过字句, 泛出绚丽的光彩。 可是在杜甫的笔下, 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 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 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 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 悲要困难得多, 可是如果写得好, 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 刘勰在 《文 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 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 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 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 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 而在艺术表现方面, 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 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中华腾飞????????

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 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 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

第 5 页 共 7 页

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作业 4 请认真研读《庄子逍遥游》教材中关于庄子散文的论述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回 答下列问题。

一、 先秦诸子散文都是说理散文,《庄子》也不例外。你认为《逍遥游》阐 发了什么样的哲理思想?

庄子讲述的东西是一种体验和宗教性, 如果你用美学或者艺术或者诸如此类 的东西试图来概括它的话, 你就得不到真谛了,我感觉楼上说的所谓美学意义更 多的是那些人借庄子之名来表现自己一种郁郁不得志的心理, 其实我觉得根本没 有得到庄子真实的内涵 。庄子美就美在,他在世界上,但是又不被世界的琐事 所累,他活的快乐,在那么一个乱世,他又活得无拘无束,又逍遥自在,又放松 自然,这就是美的地方,庄子亲自为我们演示了怎么样达到逍遥的境界,而嵇康 被杀了, 为什么他们被杀了?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得怎么逍遥游,他们自己一方面 痛苦因为他没有得志, 另一方面又装出超脱世外的境界,你说是不是给人很那个 什么的感觉?所以别人看了会生气,你以为你谁啊,然后就杀了他,这不是逍遥 的意思,而陶渊明 阮籍死倒是没有死,可是他们根本脱离不了官场,自己一方 面想当官,一方面又表现得很自在,实际上根本不自在,他们都写过诗,说自己 郁闷阿郁闷, 为什么郁闷, 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投身官场或者真正地逍 遥,但是他们要装,那好,装就装嘛,那么痛苦,还引用庄子的诗文,我看庄子 在九泉之下非得笑死,这就是所谓的逍遥?我看不是。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 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 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 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 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 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 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 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庄子》的代 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 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 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 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 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

二、 《庄子》擅长以寓言说理,请谈谈《逍遥游》中是如何运用寓言来说理 的。

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斥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 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 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所谓逍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后不以自己的意志去人为控制它,而 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发现和理解它的轨迹。 道家以顺应规律为主, 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特点是静, 其工作是疏导, 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庄子讲要 齐物、自然;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 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如何 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逍遥不 任意,不是随性,而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正常生活。并不是大鹏的行为就是最佳 的,也不是斑鸠的行为就不好,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对自己的行为最恰当、 最符合实际需要。 同样, 宋荣子与他嘲笑的人、 彭祖与冥灵大椿也是这样。 所以, 适性,就是合于道。

第 6 页 共 7 页

三、 《庄子》《韩非子》都是运用寓言的高手。请以《逍遥游》为例,分析 《庄子》寓言与《韩非子》寓言的不同。

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 多,而且各具特色.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 , 《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 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 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 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又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从形象 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 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 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

四、 清人刘熙栽在分析《庄子》时,说《庄子》文法有“断续之妙”,请分 析一下《逍遥游》是如何展示这种“断续之妙”的。

答: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中风格独特.他讲哲学道理,很少作抽象的说教, 而是借助形象的比喻、 丰富的想象,运用神话和寓言故事来抒情说理,使文 章充满了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作为其代表作品,《逍遥游》充分体现出庄 子散文的特色.下面就《逍遥游》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1、 《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 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逍遥游》一文的主旨,是说明庄子超越物我界 限的逍遥游思想.这样一种抽象深奥的思想,在文中全是以生动的比喻、 寓 言来阐明的.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 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水负舟、杯水芥舟、行路聚粮、朝菌、惠蛄、 冥灵、大椿、彭祖、众人等等.如此众多的寓言比喻层出不穷,就将一个抽象的哲理说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逍遥游》一开始描绘了大鹏 展翅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太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 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想象又离不开夸张,大到不知其几千里 的鲲鱼,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鸟,小到野马、尘埃、杯水芥舟,长寿到八千 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短寿到不知晦朔的朝菌.这些都是大小、 长短、 高低的高度夸张.这就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气象万千、开合自如的风格. 在诸子散文中,《庄子》最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3、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庄子》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 握;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以 《逍遥游》 为例,文章由奇大无比的鲲鹏之变落笔,接着又是万千大小物象 的纷纭蒸腾;但无论怎样的蒸腾变幻,其行文都最终指向“逍遥游”这一 论旨.文章先以鲲鹏之变开局,继而以极大的鹏鸟与微小的野马尘埃相比, 再与蜩与学鸠相比,引出了一系列“小大之辨”的比喻铺陈,并推演出具有 不同德行的人.他们虽有现象的不同,但都有待于客观条件,达不到逍遥之 境.这样,文章在前三段先以第一段的“寓言”、第二段的“重言” (增益、 重复之言)九曲回旋,层层申论,然后在第三段末尾突转直下,由开放而收 合,由铺垫而点题.如果说第一段、第二段的层层铺垫是千枝万叶,那么第 三段末尾逍遥游的点题则是这千枝万叶所烘托的哲理之花.而后几段则以 曼衍之辞,继续对逍遥游这一主题作出形象性的阐发,并最后结束在至人 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中.由此看来,《庄子》之文在结构上达到了形 散而神不散之妙境. 4、《庄子》的语言具有一种镂空蹈虚之美.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 庄语” ,于是发为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这样,就使 《庄子》 之文如天马行空,飘逸不定,极具一种镂空蹈虚之美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