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题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5:5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题总结

什么是广播?

答: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广大地区传达声音和图象符号的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可以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广播的产生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广播分为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又分为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声音广播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广播的特点?

答:传播的特点是由传播手段决定的,所以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不同的传播特点。广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声音传播的,以节目作为组织内容的基本形式,并且特定的传播方式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而电视还能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传播手段决定了传播有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包括传播速度、范围、准确性等方面。优势主要在于:

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讲究时效是当今世界新闻媒介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关系到新闻媒体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恰恰在时效方面,广播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果遇到突发的新闻事件,广播的播报与受众地收听几乎是同步的,广播设备简易方便,可变性比较强,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现场报道。报纸的时效性相比广播要差,报纸报道的经常是昨天发生的事件,而广播可以通过电波直接把现场的声音传送到观众耳边。电视在这方面略差一点,虽然也可以现场直播并且还可以配送图象,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比较大,制造过程比较复杂。在速度上没有广播有优势。随着广播技术手段的提高,虽然电视可以采用口播的方式播发突发新闻事件,但却不能同时

1

配以画面。

2、覆盖面广。广播通过电波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电波所及,都可以接受到广播的节目,但电视媒介的接受设备成本比较高,而且容易受干扰,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往往效果不很理想。报纸是固定的纸质印刷品。报纸的发行收到地域交通的限制很多,往往制约了报纸的广泛传播。

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这种艺术形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呼唤而诞生。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看见广播电视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影响,这些具有社会属性的框架限制和约束着传播的内容和形态,而传播本身也牵动有时也震撼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广播电视就是如此地联系和平衡了有价值的事件与大众认识的关系,好象历史的杠杆,小心翼翼又责无旁贷地和谐协调着整个社会。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我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答:1、广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1865-1928年)、发展成熟期(1930-1970年)以及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在广播技术的发展成熟期,战争成就了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而后来由于电视媒体的出现,使广播传播受到了严重挑战。

2、电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和互动电视,互动电视就是电视与网络的融合。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的生活,给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得在多年以前,人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

2

事、动态,或是看一些娱乐性节目和电视剧来消遣生活,随着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业务的拓展,如今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视得到更多我们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还有广播电视媒介开展的各类互动活动,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节目中,使广播电视不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神秘,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简述传播过程的组成要素?

答:在传播过程中,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接收者、信息内容、信息传递渠道,以及受众反馈5个组成要素。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各自的后果是什么?

答:不同的传播方式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相同点:传播方式直入家庭;传播的时效性强;无线电传播可以越出国界等; 不同点:广播在听觉上的单一性利于突出主题;电视可以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非专注性接收增强了广播传播的适用性;广播传播制作成本低,机动性高;而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不足: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出,选择性和可逆性差;转瞬即逝,不利于存储和积累。

什么是广播电视节目?

答: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实践上有一定的长度,内容上有一定的主题,形式上有一定的模式。例如《焦点访谈》、《为您服务》等。

列举常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