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专题仿用句式:第三课时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0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专题仿用句式:第三课时导学案

一、默写 苏轼《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成语题

10.(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赠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赠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C.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10. A(僧多粥少:比喻不够分配之意。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 三、病句题

59、[07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乘车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

供了可能和前提。

四、连贯题

(辽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__, ____ ,____ ,____ , ___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五、解答仿写题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三)质地与文采。 “质地”,是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的内容和情感;“文采”,是仿写时语言力求优美典雅,有品位,仿写不同于压缩语段、变换句式、修改病句,特别强调文采。

1.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26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人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在第一处如果填入“深冬赌场里的争斗”,则没有注意思想内容;如果填入“夏天小树边的喝茶”,则没有讲究文采。以下两种答案既注意了质地,又讲究了文采:

答案一:①夏日绿荷边的垂钓。②晚秋枫叶里的纵情。③是灵魂的交响。 答案二: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②深秋山林里的独步。③是灵魂的依傍。 请看下题:

下面这首小诗借“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另一事物表达你对另一话题的思考。

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

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

小诗《梅》借对梅的花瓣的思索,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下答案,既能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又能展示文采: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了大江与汪洋。 蚌: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23题: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下联:

2004年福建卷、浙江卷和四套全国卷都采用了补写对联的形式,实际上还是对仿写句式能力的考查。

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

导作用。福建卷这道补写对联试题既能检测学生的语言素养,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素养,是一道文道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吸引力的语言应用题。

从形式上看,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补写下联时,一定要讲究文采,注重形式美。上联是个判断句式。要注意分析清楚各句子成分的词性与内在的结构,尤其对合成词要注意其内在的组合特点。主语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名词短语“爱国诚信”,这里的“爱国”是个动宾式合成词,“诚信”是个并列式合成词。谓语是动词“乃”。宾语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做人根本”,“做人”是个动宾式合成词,“根本”是个并列式合成词。要对出下联,就必须按着上述这个结构来组织语言。

从内容上看,春联凝炼集中地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时代风貌。此题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开放性,自主性,但由于上下联的相关,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引导与暗示。内容的积极健康,格调高昂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总之,解答此题,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两者都应讲究。 答案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2.讲究文采,特别要注意词语的锤炼。 请看下题:

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参考答案: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 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 你却给了我整个的海洋 我原想采撷一枚红叶 / 你却给了我整片的枫林 此答案中,“一缕”“一簇”“一枚”等数量词用得非常精当,“收获”“捧起”“采撷”等动词用得准确而又富于变化。

典例精析 【例一】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26题)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