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0:1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心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心脏病按心功能情况分级护理.

3、术前一天,需准备水封瓶,做青霉素过敏皮试,阳性者做好记录并及 时报告医师。

4、术前一天,注意大便情况,送手术室前排清大便,一般病人术前—天 中午12时,常规口服轻泻药果导2片,小儿酌情减量,如手术日早上仍未解大便,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条助排便,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灌肠。 5、术前一天测量体温4次,如体温超过37.3℃,应报告医生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6、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注意病人情绪,给予耐心的安慰解释,术前一晚观察睡眠情况,必要时按医嘱用药。

7、术后病床和用物准备,除按一般外科术后准备外,还要准备氧气、吸氧管、血压计、听诊器、弯盘、约束带、吸痰器、、吸痰管、静脉切开、 气管切开用具、开口器、舌钳、喉头通气导管等抢救用物。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详细了解手术过程情况,包括病情、输液、输血量、尿量、胸腔引流 液量和胸腔引流瓶底水量标记。

3、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周围循环情况、神志及瞳孔大小等。 4、吸氧至病人麻醉清醒无缺氧情况时止。 5、麻醉清醒后无休克者,采用半卧位。

6、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高热者迅速采取降温措施,心搏超过120 次/分时,且有发热者,应积极采取降温治疗,避免高热而增加心脏负担。 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温复温,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7、注意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每小时引流量超过100毫升,连续4--6小时或突然流 出100毫升以上,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配血和手术止血准备。

8、避免因疼痛而影响病人正常呼吸,应及时使用止痛剂。

9、气管内麻醉后排痰困难者,蒸气吸入每日2--3次.

10、胸腔引流管拔除后,一般无特殊禁忌者,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并 适当作患侧肩、肘关节活动。

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不足,报告医生。 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 cm.

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 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