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20:3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导论

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证:

1) 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 2) 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

3) 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

4)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

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集体化为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

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 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

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 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布局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4) 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话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

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5) 发展性原则。这就是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

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和理性发现合理性;

3,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社

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2) 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

展的基础,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3) 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市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

叮叮小文库

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他能够把社会中的物质关心、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下来。科学阐明人们的社会存在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 为什么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1)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防止主观随意性。是“先验论”和“反

应论”的问题。原则是从人类历史和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只有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的原则才是正确的,应该是抽象后的结构(研究后的结果)

2) 原则属于意识的范畴,是一种认识。而研究的出发点要立足实际所以必然不能以原

则这样的意识概念为出发点。同时,以实际为出发点的认识行为的根本任务是得到新的认识。

3, 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1) 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

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 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 不存在永恒的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

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仅是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本身的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1) 社会系统要素多且种类多,自然环境系统、人口系统、生层建筑系统、生产关系系

统、生产力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层次关系。社会系统是高度分层的,而且每一层次的价值标准,考虑问题的时空尺度是不一样的

2) 社会系统组织关系复杂,系统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逆转的,不具时间平移不变性。社

会系统的组织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其中按主导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类型。

3) 对社会系统分析,存在定量方法运用上的困难。对于社会系统来说,目前通常只能

限于定性的阐述,给出的理论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

2,为什么说社会是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多因素,三者相互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命有机整体。 3,试述研究社会系统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整体功能具有非加和性,系统整

体对于组成部分具有制约性

2) 结构性原则,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变化决定功能的变化。合理的结

构促进系统的优化

3) 层次性原则,社会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是共同的运动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运动

规律。社会科学研究既要重视研究社会系统之各个层次的层次分析,重点在于研究各个层次上的特有属性和特殊规律,研究各个层次上质的差异性。因此,社会系统

-

2

叮叮小文库

层次研究能够达到系统各个层次协调有序,功能优化。

4) 开放性原则,开放系统就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系统,

系统只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源、信息交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系统处于不能正常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将不可避免的导致结构解体和混乱无序。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1, 如何理解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的关系?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序,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规律,抓住了它就能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2, 为什么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1)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的

基本方法;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

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情况具体分析,把

握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的矛盾观的重要方法论。

3, 试述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 利益分析法:即主要是根据人们获得的不同经济利益,将社会成员划分为若干个利

益群体。如有的学者根据人们在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得失,将我国社会成员划分为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

2) 阶层分析法:这种方法以职业分工等多种因素为依据,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

如有的学者将我国社会成员划分为农民、管理干部、工人、知识分子等阶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经历了从“冲突论”到“功能论”的重大发展,仍然能够用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层结构。对于正确分析当代中国的两大基本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正确分析当代中国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能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做出准确分析。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1,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基本含义

1)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

2)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3)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二, 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2, 试述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题选择性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