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2:45: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1.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B.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由“东北松花江上”可判断是日军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故选A。 答案:A
2.下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在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 )
A.卢沟桥 C.上海
B.柳条湖 D.南京
解析:本题题干中“全面侵华”是七七事变,即地点为卢沟桥,故选A。 答案:A
3.“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D.全民族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D
4.对下面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识读分析能力。从漫画内容可知,日本否认战争罪行,认为自己是亚洲被侵略地区的恩人。A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符合漫画中的观点;只有C项说明了日本的罪行,能批驳漫画中的观点。
答案:C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壮举,千秋伟业”。这是因为( ) ①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锻炼了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一切侵略者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人民
A.① C.①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 答案:D
6.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2
(3)纵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 (2)指: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 (3)意义: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
1.1937年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解析: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1937和1938年正值国共合作抗日时期。两党同祭黄帝陵表明了国共两党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
答案:B
2.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方法论有关问题,最具说服力的是第一手史料或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本题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D项。
答案:D
3.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曾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文中的“这种拿手好戏”主要指的是( )
A.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C.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D.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解析:从材料中的“红军”可知当时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尚未完全实现。从材料信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