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22: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能在“世界板块分布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重难点)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熟鸡蛋、简单PPT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 入 新 课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学 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案 要求。 导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学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3)标记疑难问题。 重 难 点 三、板块运动 展示熟鸡蛋,用鸡蛋表示地球。 讲述:蛋壳就是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同的是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 (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学生听讲,思考,想象。 通过自学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对于比较抽象的板块构造学说,则有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心理准备。 用鸡蛋类比地球,用鸡蛋壳类比地壳,想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陆漂移学说,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魏格纳未能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一段时间后,大陆漂移学说便销声匿迹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漂移呢?——板块运动是大陆漂移的重要原因。 产生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便于组织和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突 破 此时,教师敲碎蛋壳。 有裂纹的蛋壳表示大大小小的板块。 如果把一个蛋壳有裂纹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 提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要求学生读课本第52页3—2—5,思考问题: ①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并观察各板块的大致范围。 ②中国位于哪一板块? 观察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③图中A、B两地,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演示。 读课本53页图3—2—7,出示问题: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 ①喜马拉雅山的成因 蛋壳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好比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有裂纹的地方挤出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好比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一般地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周围被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包围。 A地活跃,因为位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地稳定,因为位于南美板块内部。 活动3:演示板块运动形式 第一步:用两本书表示两大板块,将两本书作相对运动,书本会相互碰撞,一本书会升高,学生得出结论:碰撞运动会形成地球上的高大山脉。 第二步:将黑板表示海洋,两本书表示两大板块,一个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其余学生在下面观察,得出结论:张裂运动会形成新的海洋与裂谷。 联系生活现象,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通过让学生读图,达到反复练图和记图的目的。 学以致用,深刻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转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①喜马拉雅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学以致用,反复练习,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七大板块2

②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 ③落基山的成因 ④地中海不断缩小 ⑤红海不断扩张 ⑥全球有哪两大山系,分布在哪?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如何? 承转 学生对照阅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提问: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 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是什么? 巩固练习: 板块碰撞挤压; ②阿尔卑斯山脉: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③落基山: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④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作挤压运动; ⑤非洲板块和小板块(阿拉伯板块)张裂运动; ⑥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的名称和分布,还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现了地理知识的价值。 板块运动在地球表面不仅形成了高大的山脉,还会引发火山和地震。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读图。 板块交界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完成课本第54页活动第2题。 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叠置的方法进行学习,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方法。 课堂小结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知 识 建 构 世界高大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当堂达标】

1、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 学说。 2、一般地说,板块内陆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 3、七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 。

4、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 ,另一条是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 。

5、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地带。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 和 地带。

6、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红海不断扩张、地中海不断缩小。 【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