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6:2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点.因为在人们的通常观念中,总是希望为自己谋得最大利 益和最大价值,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 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常常并不 取决于自己的个性状况, 而是更主要取决于某种外在评价尺度和分配机制, 即个人的利益和 价值只能通过外在尺度和机制得到实现, 这样你的个性就被某些外在的东西抽走了. 简单地 说它可能告诉你西边有利益,你便往西边追;但又可能它把利益焦点引向东边,你便往东边 跑,你不跟着跑就无法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等东西南北都转完了,你也就只装满了一罐大 米,要想再去装点杏仁,已经没有时间了,行将老矣.一个人只有按照自己的个性一生做好一件大事,那才会真正对社会和人民有贡献.
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1. 案例反映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2. 原理的基本内容:
1.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著名“猫论”谈起,
阐述了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虽然是成功的范例,但“华盛顿共识”也好,“北京共识”也好,都具有特殊性,虽然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不是可以照搬套用的模式,还是要坚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又称为共性、一般,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的“猫论”是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基本思想。但是,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就要打破一切教条主义,打破一切学说和思想的“原教旨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成功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和称赞。2004年这一独特发展的道路被称为“北京共识”,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同样,由于美国的发展速度和成绩,所以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奉为蓝本,被称为“华盛顿共识”。许多人认为“华盛顿共识”这只“世界猫”能够抓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鼠”,被实践所证伪,同样道理“北京共识”也不能抓“世界鼠”。
爱过了头就是毁灭
1.案例反映的原理:
关于“度”的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事物的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俗语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在一定程度上它其实就是对度的原理的阐述。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度的原则。
3. 具体分析案例:
本案例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超限度的爱。揭示了父母长辈过了头的爱,其实是一种假爱,是对孩子的一种害。真正的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是有度的,是一种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理性的爱,进而说明了适度原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案例涉及到的原理内容是:质、量、度的统一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虚假的东西。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如此,这则案例中的“陪吃”、“陪读”、“陪练”等社会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超限度的爱。超限度的爱之所以是虚假的爱可以做以下几点解读:一是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把子女
当成自己的自我炫耀的资本;二是过分的爱就是过分的援助,过分的援助就是对子女的过分贬低;三是把子女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有许多人不是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让子女去替他实现,结果过分的爱成了过分的压力。真正的爱是信任和鼓励,相信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一样,他们必定具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能力,他们也一定是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去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当然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这种无私之爱就是在子女遭遇挫折的时候给予无私的鼓励和鞭策;在子女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无条件的协助和支援。只有这种信任和鼓励的无私之爱才会有助于子女的成长,才能避免由于过分的爱而导致“陪葬”的悲剧后果。
尽力而为还不够
1.案例反映的原理:
“度”的概念及质量互变规律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度”的概念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事物是量和质的统一,质量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食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的规定性。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现,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变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