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案:选考二_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3:1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单元复习指南 【P157】

课时 高考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华盛顿体系的构建;《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大战的进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备考方略】 1.命题特点

全国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的命题规律是以考纲为切入点,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综合运用必修和选修的知识,侧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拘泥于考纲考点和教材知识。从命题分布来看,命题者更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也就是关注与现实和平直接相关的问题,注重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2.复习方法

(1)注意将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作为背景,梳理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线索。

(2)注意通过比较,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突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国际联盟与联合国、朝鲜战争与海湾战争等概念的理解。

(3)注意突出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注意总结战争与和平的一般规律与条件。 【重难突破】 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

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真题演练】

【例1】(2016全国Ⅱ)[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与对朝鲜战争的反思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

【参考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例2】(2016全国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1月”并联系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的举措、美国外交政策等多角度、多层面概括。第(2)问结合“十四点”计划本身的局限性、当时列强之间的关系、美国实力及国内形势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考点延伸】

反思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宏观概览

1.战争:《辞海》对“战争”一词的解释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是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以后才有的,是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2.和平:和平是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他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通常,维持国家关系之间的和平状态是多数人或组织的企盼。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妥协可以避免战争;和平也可以是强制的,例如用强制的手段抑制引起战争的行为。

3.20世纪的世界大战:战争自古就有,世界性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其原因是工业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