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案——《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0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

A.叙述牛顿之前科学家对地球和太阳引力的研究(表述) B.结合圆周运动分析,建立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应用)

C.通过对引力规律的推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写出数学表达式(应用) D.说出万有引力常量的大小和单位(标识)

E.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 F.叙述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论意义(表述) ② 过程与方法

A. 认识科学的探究方法:猜想——证明——检验。 B. 通过合作学习,锻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法

C. 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与同组成员及组间成员进行交换意见

能协调本组成员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通过讨论学习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注意万有引力定律形成过程,认可并赞同各位科学家的贡献(接受)

B.对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作出自己的评价,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反应) C.正确评价万有引力定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信奉) ④ 人际交往

A.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 B.能与同组成员及组间成员进行交换意见(交流) C.能协调本组成员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合作) 基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个人常识,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作了如下处理: 二、重点、难点 ① 重点:

A.强调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B.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万有与引力)并能正确运用 ② 难点:

A.牛顿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基于以上的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同时使用讨论法和演示法。

四、教学仪器

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设备

五、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 导入 情景回放 图文(太阳系第十行星),实验(模拟双星),视频(神州五号)。 问题包1 1.是不是牛顿特别聪明,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3.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5分钟 教 授 新 课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解包1 重点:思路的形成。 1. 时代背景: 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开普勒: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受到来自于太阳的类似于磁力作用。 笛卡儿: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 胡克:行星受到了太阳的引力,证明了在圆形轨道前提下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的成绩: 牛顿于1665年就思考了苹果落地问题,并联系到了地——月间的作用力,但由于当时月球半径测量有误,所以牛顿没有公布自己的理论运算。 牛顿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可行星间的引力与平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我取得一点成就,只是因为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肯定前人的伟大贡献,揭示机遇与实力缺一不可。 2. 掌握扎实的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而且要有一定的毅力。 3. 如果你看到苹果落地你会如何思考? 20分钟 v2 圆周运动: F?m ① rr3开普勒第三定律 2?K ② T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 由①②③可得: 万有引力定律: F?GMm ④ r2G的大小与单位:G?6.67?10?11N?m2/Kg2 问题包2 4.为什么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 有何依据? 5.如何才能正确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