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现代农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21:57: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全文共计2309字

镇原县是一个以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主要份额的典型的传统农业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县上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通过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等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很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发展始终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农业仍然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小农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继续拉大等基本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依然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在镇原这样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县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的矛盾和困难更多,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的不断改善。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化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靠的是高科技投入,闯的是大市场之路,追求的是多功能发展。只有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贯穿起来,培育形成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集群,更多的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促使农业的发展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开发转变到依靠

1

全文共计2309字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到市场交易之中,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走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有效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才能克服和破解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受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制约,镇原县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农业投入不足、资金分散、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不完备,农业科技难以进村入户;农村土地、金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业公共服务严重短缺等对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制约。因此,当前必须从县情实际出发,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从最有利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逐步探索一条镇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紧紧围绕“畜、果、菜”,按照塬区苹果、山区草畜和川区设施种菜的规划布局,引导群众转变种植观念,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片带,扩大基地规模。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展设施农业和绿色无公害农业,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发挥

2

全文共计2309字

食品加工业优势,依托已经形成规模的几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组建企业集团,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转化和升值,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农业发展效益。

二要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抓住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投入的历史机遇,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有力时机,着力落实好“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坚持国投项目支撑、县乡财政配套和社会融资相结合,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改善农村水利、能源、通信、交通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基础条件。坚持示范先行,以点带面,整合各个方面的资金向重点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和极度困难地区集中投放,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三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部活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着力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政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途径和形式,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引导职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放贷力度。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创造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好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两免一补”、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