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煤二采区设计说明书本科毕设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4:16: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景矿芦湖北分区

15号煤二采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

新景矿芦北分区15号煤二采区地表位于南川沟以东、侯家山村以西、红岭山以南、芦湖梁以北的山坡山梁沟谷地段,芦湖沟由北向南从采区中东部而过,地表无设施,对回采没有影响。

井下位置东为二北石门回风、轨道、皮带大巷;南为+525轨道西大巷和芦北风井;西为三北石门回风、轨道、皮带大巷;北为三矿矿界。

坑透资料显示,预计该区80201工作面有落差1.3m~3.4m正断层两处,停采线以外揭露陷落柱一处,对回采影响不大,届时应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本区北部隶属三矿竖井扩三区,正在开采。80201综放工作面上部为芦北3#煤采区7318综采工作面,80201综放工作面确定先行上行开采,届时要做好上行开采的跟踪考察工作,尤其是3#煤层瓦斯释放情况、放顶塌陷区的地层位移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证措施,达到上行开采实验的目的,为今后3#煤层开采时瓦斯的治理奠定基础。

15#煤二采区15#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应采取快掘速采的原则,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回进风主巷预留防火隔离岩柱,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

- 1 -

生。15#煤底层巷道掘进,优先采用?21.6mm大直径锚索、高强度专用M钢带加强支护,在专用瓦斯巷取消易燃支护材料。

第二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本采区所采15#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简单,一般含一层夹石。煤层以镜煤、亮煤为主,内生裂隙发育中等,底部含少量黄铁矿结核。煤层厚度5.58m~7.34m,平均厚度为6.36m。煤层倾角2°~14°,平均8°,由东向西倾斜,总体层位比较平缓,地质储量1030.75万吨,工业储量733.2万吨,可采指数为1。

本采区所采15号煤层煤质较好,属中~高灰、中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见后附表一、表二、图一示意)。

15#煤物理特征:煤层以镜煤、亮煤为主,容重1.435吨/立方米,工业指标:水份M=6.26%、灰份A=28.20%、挥发份V=10.50%、含硫量S=1.85%、发热量Q=26.54MJ/㎏、工业牌号:WY3,变异系数16%,本采区所采15#煤层煤质较好,属中高灰、中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

煤层顶板:老顶为深灰色石灰岩,厚17.4米,含腕足类化石,裂隙内充填方解石脉,夹2~3层泥岩或砂质泥岩,俗称四节石灰岩。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厚0.9米,含植物化石,底部炭质增多。直接底: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厚4.4米,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碎片,上部含砂量少。老底:为灰白色细粒砂岩,厚8.45米,成份以石英为主,长

- 2 -

石次之,含少量黑色矿物和云母。

地质构造:本采区西部为一总体轴向NNE较宽缓的向斜构造,两翼倾角2°~12°之间,中部总体为一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倾角6°~14°之间,东部总体为一轴向NE的背斜构造,两翼倾角3゜~12゜之间,基本平缓。煤层节理:以N25゜~55゜E、SE∠45゜~65゜一组为主。顶板节理:以N30゜~60゜E、SE∠80゜一组为主。根据已揭露和坑透巷探资料显示,在东部巷道及工作面揭露的四条断层,预计本区掘进、回采过程中还会揭露一些落差1米~3.5米的断层, 并对采区东部已揭露的四个陷落柱分析,对回采无大的影响。东北部已探明的三个陷落柱已影响到采区的正常布置,弃采的边角煤层考虑今后的煤柱开采,采区中部一处小型陷落柱构造对正常开采无大的影响,西部三北石门已揭露的一较大陷落柱对采区布置有一定影响。

综合上述地质特征,在采区设计、巷道布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构造的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加大巷探力度,加强构造边缘的巷道支护强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 井田境界与储量

本采区境界由以下坐标圈定:X=102693~103350、Y=86662~88215。东与二北石门、15#煤一区毗邻;南与芦北风井保护煤柱及+525回风、轨道、皮带西大巷毗邻;西与三北石门回风、轨道、皮带大巷毗邻;北为矿界与三矿毗邻。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