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视角的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6:23: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共生视角的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分析

作者:王玉霞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6期

摘要:从共生及其相关理论的角度出发,探析了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并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乡村旅游产业共生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共生视角上,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促进全国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生理论;乡村旅游产业;路径选择;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6-3947-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mbiotic theory, the current trend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was studied and symbiotic structure of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was analyzed from the micro, meso and macro levels. On the symbiotic perspective, the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 developing path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tourism in China.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rural tourism; industry consolidation;Sichuan province 21世纪初乡村旅游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改善我国农村的产业体系、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方面贡献颇多。加之其经济、环境以及生态效应突出,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促使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声势日涨。虽然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学者们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缺乏正确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发展局面混乱,乡村旅游的实际功效被大打折扣。本研究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四川省的乡村旅游为例,试图从共生理论这一视角出发,探索乡村旅游新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1 共生相关理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发挥其更多的功能价值,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给出了不同见解,以下从共生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进行理论阐述。 1.1 共生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共生理论最早来源于生物领域,是指两个生物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中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后期的发展中,共生理论逐渐向诸如社会、经济等领域扩展,并逐渐发展为由基本单元、共生条件、共生环境三部分组成体系的理论。扩展后的共生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共生单元,通过一定共生条件的联系,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形成一定的共生界面,从而相互协同发展的生存状态[1]。共生理论的实质是共生单元之间的必然的协商与合作关系。 1.2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经济学理论,反映的是产业部门之间的在空间上或是逻辑上的一种技术上客观存在的链条式的动态关联。产业链是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以及空间链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生产、交易过程的关联系统。在这一系统的联合运转下,形成产业内在的运转动力,推动产业各部门的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从价值链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找到乡村旅游发展产业整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1.3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西方经济学家发现并逐步加以应用。从根本上说,产业集群理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以及其他组织的集合与共同发展。产业集群理论能够将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以及外部效应等合力,能够提高整体区域的竞争力,也是现代应用较为广泛的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反映了区域内产业之间的合作与共同竞争发展,与共生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乡村旅游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但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具有一些基本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把握,是对乡村旅游深入研究的第一步。总体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乡村旅游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根据早期学者的研究,旅游地的发展会经历探查、参与、发展、巩固、稳定与衰退六个阶段。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也更倾向于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产品,这是乡村旅游产品最为重要的产品特色。因此,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处于产业的上升发展时期,亲近自然、绿色生态是日后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乡村旅游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故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旅游仍然会向前发展,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发展趋势。 2.2 乡村旅游向体验式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旅游者出游动机的改变,旅游也从最早的审美、观光得到发展,与以前的旅游活动相比,旅游者更为注重体验旅游而不是参与旅游。在体验的过程中,旅游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够实现放松压力、愉悦身心、转换心情等心理需求,并且体验式的旅游能够提高旅游者对旅游过程的感受程度,提高游客满意度。乡村旅游除了向游客展示其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外,还让游客参与乡村的一些农事活动、节庆习俗,以深切感受乡村生活的无限乐趣来吸引游客。游客也往往更喜欢乡村旅游的体验活动,通过体验,游客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与熏陶,是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经历,会让游客流连忘返。 2.3 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对乡村旅游的功能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逐渐得到了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不再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开发其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功能。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政府极为重视其广泛的拉动效应,将农产品生产、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加工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既能够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种类,使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又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基于共生视角的乡村旅游产业分析

共生理论虽然从生物领域发展而来,但是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极具说服力的基础理论。共生理论表现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协商与合作,共同进步与发展,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乡村旅游产业是综合性的产业,三次产业都有涉及,而且产业部门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系统。共生理论能够将旅游产业各部门看作共生单元,通过理论分析其共生条件清晰反映旅游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乡村旅游更好地根据这些联系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和方法,故而共生理论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研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乡村旅游在共生理论的推动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共生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需要对其共生结构有清晰的认识,找到乡村旅游的发展障碍,进而找到合适的发展策略。基于共生理论的构成,乡村旅游的共生结构包括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 3.1 微观层面的乡村旅游共生分析

微观层面的乡村旅游共生分析主要着眼于对乡村旅游个体、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的生存环境的分析。从共生理论的组成结构来看,微观层面乡村旅游的共生单元主要是指乡村旅游内部的微观企业主体,包括旅游行业内部的企业主体,如乡村建筑、乡村采摘园等;还包括跨行业的企业主体,如乡村食宿企业,乡村交通企业等。共生环境主要是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生存环境,既包括产业内部上下产业链之间的环境,也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等。共生模式则是指乡村旅游产业内外联系方式,由于乡村处在不断地演化发展过程之中,故而其内外部的联系也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只能从动态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对其作出规律性的把握,才能对其共生关系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其主要表现方式包括同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与产业外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互补等共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