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45: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经济发展靠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的文明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接纳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才能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才能拓宽。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构建8000-10000元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农民收入结构,“十一五”期间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非常重要。 当前,柯坪县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加快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柯坪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将人多地少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柯坪县农民素质现状

柯坪县现有农村人口3.33万人,劳动力总数量为1.7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3.56%,其中男性9113人,女性8189人。劳动力知识结构为:小学文化程度8579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49.6%,

第 1 页

初中文化程度5070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29.3%,中专(高中)文化程度3225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8.6%,大专文化程度428人,占劳动力总数量的2.5%,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

随着近年来柯坪县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信息渠道的畅通,农民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农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再者柯坪县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农民素质已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柯坪县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受过系统的、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培训,所以很多农民在种植、养殖、经营等方面的技能仍有所欠缺,农民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一是总体素质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不足,多数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涉足非农产业普遍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二是就业观念陈旧。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对自身素质和就业形势的把握,培训主观意愿不强,主动转移就业能力弱,不少农民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工种干不了,对收入低、体力型的工种又不愿干。三是从培训组织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还不够,整体上还未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同时,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不少乡镇培训基地设施落后,师资缺乏,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受补助资金、培训条件局限及农民择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农民培训

第 2 页

总体上处于应急适应性阶段,表现在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

二、柯坪县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柯坪县多年来农民培训主要以科技之冬培训为主,由农、林、牧、水利、农机等农口部门选派骨干担任讲师,并从县外聘请专家进行授课。20XX年全县通过开展“科技之冬”和“三下乡”等农民培训活动,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25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共2.8万人次,出动宣传车24次,发放科技宣传单1500余份,发放科技材料630余份,张贴科技宣传标语300余条。20XX年全县完成各类培训259场(次),培训农民共4.9万人次,出动宣传车9辆(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20XX年“科技之冬”等农民培训活动共举办78场(次),培训人数18097人(次),五天以上的农民技术培训8649人(次),获得农业技术培训证书人员8649人,发放棉花种植明白卡3500份。20XX年,柯坪县组织农、林、牧、计生、科技等部门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写了38份涵盖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印制了4.5万份发放给农民。该年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236期,培训人数88867人(次),获得农业技术培训资格证书人员8746人,发放培训证书3569人。20XX年“科技之冬”活动培训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班225期,36710人(次)。其中培训1-3天的59期,28726人(次),培训3天以上的72期,7984人(次),县级培训班4期,3222人(次);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