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2:57: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全)

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

备战中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隋唐——繁荣与开放。宋元——(1)经济重心南移(2)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进一步融合。(3)明清——(1)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杨坚在长安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二、大运河开通(结合图来复习)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开通运河。 2、四段:自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

4、作用: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三、贞观之治

1、措施:①吸取隋亡的教训,要求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②注重节俭,合并州县,减轻人民的负担。③任用贤才,善于纳谏。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和敢于直言的魏征。 2、结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 “贞观之治”。

3、武则天注重生产,选拔人才,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统治前期①重用人才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五、经济繁荣:

1、农业: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制造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饮茶之风盛行。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宋朝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北宋时景德镇发展为瓷都;明朝:景德镇的青花瓷)

3、商业:长安城内有市(商业区)和坊(住宅区)市坊分开。(宋朝:有早市夜市,市坊不分,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 六、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时:创殿试、开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4、明朝科举采取八股取士,考试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采取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5、评价科举考试(前2条是科举制的影响,第三条是八股取士的影响)

①隋唐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③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败坏了学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形成“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1、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唐与吐蕃关系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八、对外友好往来(P29认识天竺、新罗、日本地理位置)

1、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①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②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发达

2、唐与日本的关系: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日本首批遣唐使10多,唐玄宗年间,鉴真6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①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

4、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他著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会识图

九、文化:诗歌是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史诗”。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一、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西夏和辽(会识图)

1、10世纪初,契丹族阿保机在上京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2、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东京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3、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4、11世纪,党项族元昊在兴庆建立西夏。 5、12世纪初期,女真族阿骨打在会宁建立金。 2、金建立后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

二、与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和金(会识图) 1、1127年,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

2、西夏、金、蒙古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岳飞抗金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三、南方农业的发展:原因(1)北人南迁——最主要原因(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1)宋朝时从越南引入占城稻(联系明朝时从美洲引来玉米、甘薯,后来又从国外引入了向日葵、花生和马铃薯。)(2)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3)水稻居粮食首位。 (4)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四、手工业:海南岛兴起棉织业,宋朝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美感。北宋时景德镇发展为瓷都; 五、南方商业的繁荣

1、海外贸易发达原因及表现: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表现: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大商港,中国海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②南宋对外贸易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五、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衣:宋朝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辛亥革命时废除。行:达官贵人出门坐轿子。

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出现娱乐场“瓦子”。瓦子中有“勾栏”, 六、元朝建立

1、蒙古政权先后灭西夏、金

2、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 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3、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南宋抗金英雄:岳飞

4、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5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以后的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七、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1、表现:①汉族到边疆②边疆各族到中原③契丹、女真汉化④波、阿、蒙、维形成回族。 2、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八,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2、战国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条件。 3、唐朝中期书籍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用于战争,宋元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武器:火炮、突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