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9:4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节能大厦 制冷管道安装 20xx年10月15日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施管表5
通风与空调工程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xx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xx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所采用的管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或质量鉴定文件。 2.1.2制冷系统的各类阀件必须采用专用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 2.1.3无缝钢管内外表面应无显著腐蚀、无裂纹、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缺陷。 2.1.4铜管内外壁均应光洁、无疵孔、裂缝、结疤、层裂或气泡等缺陷。 2.1.5施工机具:卷扬机、空气压缩机、真空泵、砂轮切割机、手砂轮、压力工作台、倒链、台钻、电锤、坡口机、铜管板边器、手锯、套丝板、管钳子、套筒扳手、梅花扳手、活扳子、水平尺、铁锤、电气焊设备等。 2.1.6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角尺、半导体测温计、 形压力计等。 2.2作业条件 2.2.1设计图纸、技术文件齐全,制冷工艺及施工程序清楚。 2.2.2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室内装修基本完成,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安装找正完毕,管道穿过结构部位的孔洞已配合预留,尺寸正确。预埋件设置恰当,符合制冷管道施工要求。 2.2.3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材料送至现场。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预检→施工准备→管道等安装→系统吹污→系统气密性试验→系统抽真空→管道防腐→系统充制冷制→检验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3.2施工准备 3.2.1认真熟悉图纸、技术资料,搞清工艺流程、施工程序及技术质量要求。 3.2.3按施工图所示管道位置、标高、测量放线、查找出支吊架预埋铁件。 3.2.3制冷系统的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清洗和严密性试验。 3.2.4制冷剂和润滑油系统的管子、管件应将内外壁铁锈及污物清除干净,除完锈的管子应将管口封闭,并保持内外壁干燥。 3.2.5按照设计规定,预制加工支吊管架、须保温的管道、支架与管子接触处应用经防腐处理的木垫隔垫。木垫厚度应与保温层厚度相同。支吊架型式间距见表3.2.5。 制冷管道支吊架间距表 管径(mm) 表3.2.5 节能大厦 制冷管道安装 20xx年10月15日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施管表5
通风与空调工程 <φ38 φ45 φ57 φ76×3.5 φ108×4 φ159φ129 >φ77 ×2.5 ×2.5 ×3.5 φ89×3.5 φ133×4 ×4.5 ×6 ×7 2.5 3 4 5 6.5 管道支、吊架1.0 1.5 2.0 最大间距(m) 3.3制冷系统管道、阀门、仪表安装。 3.3.1管道安装: 3.3.1.1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如设计无明确规定应满足表3.3.1.1要求。 3.3.1.2制冷系统的液体管安装不应有局部向上凸起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气囊。气体管不应有局部向下凹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液囊。 3.3.1.3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上部或侧面接出。 3.3.1.4管道成三通连接时,应将支管按制冷剂流向弯成弧形再行焊接(图3.3.1.4a),当支管与干管直径相同且管道内径小于50mm时,则需在干管的连接部位换上大一号管径的管段,再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图3.3.1.4b)。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 底 人
接 收 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3.3.1.5不同管径的管子直线焊接时,应采用同心异径管(图4-37c)。 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坡向 管道名称 分油器至冷凝器相连接的排气管水平管段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出液管的水平管段 液体分配站至蒸发器[排管]的供液管水平管段 蒸发器[排管]至气体分配站的回气管水平管段 氟利昂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氨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凝结水管的水平管 表3.3.1.1 坡度 3~5/1000 3~5/1000 1~3/1000 1~3/1000 4~5/1000 1~2/100 ≥3/1000 ≥8/1000 节能大厦 制冷管道安装 20xx年10月15日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施管表5
通风与空调工程 坡度方向 坡向冷凝器 坡向贮液器 坡向蒸发器 坡向蒸发器 坡向压缩机 坡向油分离器 坡向低压桶 坡向氨油分离器 坡向排水器 图3.3.1.4 3.3.1.6紫铜管连接宜采用承插口焊接,或套管式焊接,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图3.3.1.6)。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