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白杨礼赞》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4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白杨礼赞

年级_ 八__ 学科 语文 时间_ 2015-3-1 课题 成员 白杨礼赞 地点 主备人 办公室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 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通过讨论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难点 教材分 析 教 学 方 法 自学 讨论 合作 探究 集体交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尝试解决重点基本问题) 流意见 1.字音互填,并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无边无yín( ) 坦荡如砥( ) yānyān欲睡( ) . 或个人潜滋暗长( ) 虬枝( ) 婆娑( ) ... 备注 秀颀( ) 倦怠( ) 旁逸斜出( ) ... zhān子( ) 地壳( ) . 教 2.查阅相关资料,简介作者和本文时代背景。 学 3. 熟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赞美白杨树的何种品质?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过 程 4.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请写下来。 二.小组讨论与交流(兵教兵,互相解惑) 1.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主要赞美白杨树的何种品质? (2)它的这种品质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2.合作探究 2-4段,思考: (1)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看到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6自然段,并思考: 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7、8自然段,并思考: (1)白杨树内在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三.教师点拨、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 (一)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 和风吹送,( )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 这时你( )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将文中括号填完整。 2.选文第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高原的哪些特点? 3. 作者开篇就赞美白杨树在,接下来却写起黄土高原,为什么? 4.用“||”给语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本段每一层次的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四.自主小结归纳(学生谈收获与困惑) 学完本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