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9:01: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第18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1.张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2.族长的话作为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说说其作用。

【答案】18.张郎在穿越原始森林的过程中意外获得别人没能带出森林的巨大玉石,他认清自己的力量与后来的李郎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将玉石带出原始森林。

19.心理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张郎当时内心的兴奋,引出下文带着玉石艰难的向前行进的情节。

20.不能,第十分段具体表现二人的关系亲密与团结,为后文老人赞美他们的心如无价的翡翠作铺垫。

21.张郎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人,他在一个人无法带出玉石的情况下,懂得冷静思考,找到对策;张郎是一个讲信用,善良的人,他和李郎结为兄弟,并能共患难,同甘苦,真诚对待李郎。

22.族长的话没有说完,他认为有两颗玉石,其实是将张郎与李郎真诚的心比作无价的玉石.这样留白式的结尾,既能给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又点明主旨,使小说的意义更加深刻。

【广西贺州市】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11

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9.文中“爷爷”做了那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0.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每小题2分,共4分)

⑴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⑵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21.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2分)

22.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的形象特点(3分)

12

23.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颗香樟树?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19.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 ②从容安排后事。 ③ 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 再种一颗香樟树当做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答对任意4点给4分)

【解析】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0.⑴①镌刻,原指雕刻。 ②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⑵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1分)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1分)

【解析】揣摩词句含义这一考点,主要考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以辨析为方式的选择题。要求学生能仔细辨析句子的细微差别,作出恰当的选择。2、以表述为方式的解说题。要求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解说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以赏析为方式的评价题。要求学生能把握词语和句子的呈现特点,对其表达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21.① 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主旨。(每点1分)

22.①年龄大但身体硬朗。 ②热爱乡村生活。 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

23.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 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试题分析:除第一个回答要点(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外,这道题其实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统观全文,从中筛选出能够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是抓“文眼”,找关键句和中心句。从文中第⑦段“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可以答出另两个要点。

【贵州省贵阳市】三、(一)(14分)

高手 吕斌

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功夫就在旁边看。 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埋头修车,没车可修就蹲着默默地看着大街,那满额头的

13

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青年们兴高采烈,中年人个个一脸严肃,一看阵势就是两个阵营。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他边说怎么怎么走,边撒目看着大街,一副胸有成竹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其他人为有这样的伙伴而自豪,跟着起哄;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招,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中年人们觉得让一个毛头小子耍着玩也个个情绪急躁。

比赛都是以实力说话。不管中年人怎么瞧不起这群毛头小子,棋盘上还是败下阵来。老刘心里也很郁闷:这老大一群人,干不过一个孩子!心里既着急,又没办法;自个儿的棋艺还不如汉子呢。真盼望有个高手能制止这孩于的狂妄。但愿望终究是愿望,这群中年人谁也杀不过这个对手,看来,今天得带着遗憾回家了。

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青年们眉飞色舞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老刘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棋,盼望修车人赶紧输完棋以后能来一个高手,杀杀这群孩子的傲气。依然是两个阵营,依然是那种气氛,有区别的是,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惊慌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连那个主角儿也低下头来认真研究棋局。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上就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想要赢?那不可能!这小青年能谈笑风生地赢了别人,也完全能认真地打败这个脏兮兮的修车人。

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 ,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决,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

(原文有删改)

11.老刘两次内心感叹表现了他对修车人评价的巨大变化。请把这两次感叹的原句依次填入下列方框中。(4分)

① 14

② 12.文章四至六自然段没写修车人,但这几个段落并不多余。为什么?(4分) 13.文中划线句属于侧面描写,诸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14.文章结尾被删掉了,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作为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B.老刘一有闲工夫依旧到修车摊看人们下棋,破旧的平板车周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C.修车人有时和那些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杀两盘,不过,在棋盘上,几乎没人能够赢他。 D.老刘听说那个小青年拜修车人为师,棋艺提高很快,后来参加象棋比赛获得了冠军。 【答案】11.(4分)①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气篓子!②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12.(4分)这几个段落表现中年人们被小青年轻松打败、无人敢应战的尴尬处境,他们急躁、憋闷与小青年们的得意、狂妄形成对比,这种情况下,老刘急切盼望高手出现以扭转局面,为高手修车人的出场作铺垫。13.(4分)划线句中“屏息静气”表现“未在平板车旁的人”不同的心态:小青年们全神贯注、专心应对,中年人们对修车人以盲棋的方式应战而震惊、想一探究竟。这句话营造的紧张气氛,烘托出修车人边修车边下盲棋的淡定自若,突出他棋艺确实高超。

14.(2分)A

【贵州省黔东南州】(一)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2分)

窑变 余显斌

⑴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⑵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⑶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⑷买家只许看,不许摸。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儿买瓷的,尤其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用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爿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⑸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纯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⑹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