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30 18:56: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选

一、简要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相同点:

1. 二者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

处理的,范围较小的问题,而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2. 二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 二者都是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

之间的通信。 不同点:

1. OSI参考模型的最大功能就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和

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却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 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间,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性

良好。但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不知道把哪些功能放到那一层更好。TCP/IP模型正好相反。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合任何其他非TCP/IP的协议栈。

3. 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

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OSI参考模型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络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后来OSI参考模型认识到网际协议IP的重要性,因此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于TCP/IP模型中IP的功能。

4. 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并重。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

连接这一种服务,后来才制定面向无连接服务的有关标准。

5. TCP/IP较早就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考虑。

二、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1. 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

欢迎下载

精选

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 2. 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 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只是尽最大努力交付。 3.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在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e),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实现帧的无差错传输。 5. 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指实际电路传送后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 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当发送端发出比特“1”时,接收端如何识别出这是“1”而

欢迎下载

精选

不是“0”。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脚以及各脚如何连接

三、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 报文交换

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区别

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

欢迎下载

精选

面向连接有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释放连接。按需到达。

无连接,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不需要通信的两个实体同时是活跃的。灵活迅速,但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失序。

五、比较IP,UDP,TCP协议差错控制能力 1. IP差错控制能力:

IP属于网络层协议,只提供基本的发送和接收功能,IP首部的检验只覆盖IP的首部,并不覆盖IP数据报中的任何数据。 2. UDP差错控制:

UDP检验和覆盖UDP首部和UDP数据,如果发送端没有计算检验和而接收端检验到检验和有差错,那么UDP数据报就被丢弃,不产生任何差错报文。

3. TCP差错控制:

a) 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合适发送的数据块。

b) 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

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讲重发这个报文段。

c) 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他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

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延迟几分之一秒。

d) 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

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 e) 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

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如果必要,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f) TCP还提供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

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六、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

欢迎下载

精选

七、流量控制在网络工作中有何意义?

流量控制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即使收发双方的速率得以匹配,避免造成数据丢失。有三种流量的控制方式:缓存、拥塞避免、窗口机制。流量控制是以滑动窗口的原理来避免从高带宽向低带宽进行数据传输所带来的网络拥塞;流量控制限制了进入网络中的信息总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缓网络拥塞的作用。流量控制可以使网络中的传输效率达到较高,维护网络的通信,使网络的吞吐量维持在较大值。

八、流量控制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处?

① 路由选择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其次,路由选择的环

境往往是在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道。而流量控制是收发两

端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

② 好的流量控制可以使更多的通信量流入网络,而好的路由选择可使网络的

平均时延较小。

③ 路由选择可保证分组通过一条最佳的路径达到目的。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