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23: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党的教育方针早已作出高度概括,即从德、智、体等方面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只有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则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致使一些学生身心发展出现严重缺陷,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即给予多角度的研究。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关注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注重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做好《创新型高职人才终合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及时把握高职学生在新形势下心理层面基本情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我院部分学生就心理方面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水平上看,我院大学生的学习动力、适应能力、恋爱观、自我意识和人际交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往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基本吻合,呈现出良好、务实、积极进取的特点,同时,心理上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困惑和问题,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调查发现,有61%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常常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偶尔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也达到25%。这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1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学生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但有60%的人都认为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36%的大学生性格内向、非常的胆小并害羞都害怕到公共场所,更有甚者是8%的学生有自闭倾向,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这使得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没有朋友,也没有倾诉对象。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都存在交际困难的问题,这是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1.2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新的环境、教学模式不适应,在大学中又很少开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由于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许多人考试不及格,学习的自信心下降,有的还得了考试恐惧症,或产生其他一些问题,造成心理失调。

生活的压力首先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因为家庭经济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条件不好,家里无法负担他们繁重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大学生不得不向国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参加勤工俭学、校外兼职等活动。这使得他们中有些虚荣心太强的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羞愧心理,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 1.3 就业压力大

就业压力是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大学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大众化教育趋势的发展使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必须进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由于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学校的社会影响、自身综合素质、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已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与引导着大学生活。传统专业学生、一般院校学生和无特长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而作为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几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2 引起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通过对大学生

3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