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5:32: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华侨大学文学院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5-01-20

(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四个层次)

导 言

基本概念与内容要点

★1.文学理论(简要了解):文学理论(也称:文学概论)是有关文学的产生、作家特征、作品内容构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读者欣赏、批评和文学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和简论。文学理论亦可称作文学原理,是对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文学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品,作家如何创作,读者如何阅读,文学批评如何进行,文学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大问题。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课本P2,简要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

(1)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具有多个环节,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A.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③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评家的评论。

B.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C.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此处依据马克思的学说: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3.文学理论的性质(课本P2~4,粗略浏览):(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实践就是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1

(2)文学理论的人文性

“人文”(humanities,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科知识。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性还反映阶级性。 (3)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步骤):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4.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课本P4~5,粗略浏览) (1)文艺哲学,即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学)问题,包括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假等范畴;

(2)文艺社会学,即文学中存在的社会学问题,具体有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3)文学心理学,即文学涉及到的许多心理学问题,包括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验、文学与联想、文学与想象、文学与回忆、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4)文学语言学,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包括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

(5)文学价值学,文学具有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

(6)文学信息学,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播,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接受等;

(7)文学文化学,文学又是一种文化,涉及许多文化问题,包罗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与现代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基本概念与原理

★1.唯物史观(课本P17第二自然段,粗略浏览);唯物史观的意义(P17

2

第三自然段~P18第一自然段,粗略浏览)

★2.意识形态(一般掌握):意识形态(ideology)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有活力的概念范畴之一。它是话语(discursive)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结场,是指人们所说所写的话语与人们所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具体而复杂的联结方式。该概念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人们所说所写的话语;(2)这种话语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3)它是话语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复杂联结场。

★3.艺术掌握(结合课本P20~22:“文学艺术的特点”小节内容来理解,一般掌握):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艺术掌握具有以下特征:(1)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2)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3)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4.艺术生产论(结合课本P22~24:“艺术生产”小节内容来理解,重点掌握):“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早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1)广义的艺术生产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2)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 ,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5.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结合P24~28相关内容来理解,简要了解):

(1)文学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之一,体现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精神;

(2)文学活动的性质是创作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这种说法的理论根基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文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在: ①文学把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把握;

②文学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无意识的复杂多

3

样性;

③文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 ★6.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结合课本P28~31相关内容来理解,粗略浏

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美学观点指的是遵循艺术掌握世界的规律,并重视作家的审美心理和创造精神。史学观点指的是重视文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主张将文学作品置于特定时代和社会联系中,从历史和阶级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及作家的态度。“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偏废其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简要了解)

请参考课本P44~45 (二)毛泽东对“文艺与社会生活”之关系的论述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参阅课本P53~63,此处提纲挈领,粗略浏览即可) (1)“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

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强调尊重创作规律,倡导艺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双百”方针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二为”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 “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丰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人民。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

(3)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