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21:3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给予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认读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讨论,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流露真情,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感悟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听过的故事。
2.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很多故事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一个感人的故事。
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文,一边读一遍思考:这个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评,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其他学生正音。 指名读或者开火车读或者齐读。 (2)出示并强调易错读音。
濒:读bīn,不读pín;给予:读jǐ yǔ,不读gěi yù;摇摇欲坠:坠读zhuì,不读duò。
(3)书写指导
“晒”的右部不要多写一横,“壶”的上部是“士”,不是“土”,“翼”的上部不要写成“羽”。
(4)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词语: 给予:给,使别人得到。 抉择:选择。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表示不放在心上。
(5)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6)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a.学生分段读课文,在朗读中检查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b.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他忽然在一间屋子前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一壶水和一张纸条,他面临生死抉择之时,选择了按照纸条上的留言去做,最后,他不仅喝到了甘美的泉水,又维护了诚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沙漠,结识了一位孤独的旅人。他在滚滚的黄沙中艰难行走,已经行走到了死亡的边缘。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用真情和爱心编织起来的文章。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的这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内心?
(课文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这个人品格高尚,讲诚信,勇于奉献。)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引入中心问题:一壶水的取舍对于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在书上写自己的感受和批注。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遭遇———引导学生感受
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撑不下去了,濒临死亡。)
(二)转机———初探人物心情
后来,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他发现了汲水器旁的纸条,他将信将疑。)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小心翼翼)
(三)矛盾———再探人物心情
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指导学生朗读。
(四)抉择———艰难的过程
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大家都意识到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这艰难的抉择其实就是生与死的抉择,但这个人最终选择了把水灌进汲水器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底为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呢?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五)结果
汲水器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此时的主人公是什么心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他很激动,庆幸自己相信纸条上的话。我想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人。) 四、主题升华
(一)讨论:
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这样做了,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象一下。
第一种观点:把水喝掉。理由:先保住性命。结果:后面的旅人的生命一个个消失。 第二种观点:把水灌进汲水器。理由:相信纸条上的话。结果:得到源源不断的水。 第三种观点:学生自由想象。
(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如果把水喝掉又不忘水壶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