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26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3:5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所有活性污泥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干重)g/L或mg/L。 测定方法:

(1)将滤纸放在105℃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1)(表4-1)。 (2)将测定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进行过滤(用水冲净量筒,并将冲洗水也倒入漏斗进行过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入105℃烘箱内烘干恒重,称量并记录(W2)。

(3)计算:污泥浓度MLSS(g/L)=(W2-W1)×10。

3污泥指数(SVI):污泥指数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计算式如下:

SVI值反应出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一般城市污水的SVI值介于50~150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值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可能已产生膨胀。不同废水水质SVI值不同,若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正常的SVI值可能偏高;若废水中无机物含量高,正常的SVI值可能偏低。

五. 实验数据整理

表4-1 活性污泥性能测定表

六、思考题

1. 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的过程大致分为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有

何特征?

2.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3.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长分为哪几个阶段?对指导活性污泥系统的

第 10 页

运行有何意义?

实验五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水中氨氮的测定意义。 2. 掌握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

氮是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有机物中的重要组分。纯净天然水体中的含氮物质是很少的,水体中含氮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当含氮有机物进入水体后,由于微生物和氧的作用,可以逐步分解或氧化为无机氨(NH3)、铵(NH4+)、亚硝酸盐(NO2-)和最终产物(NO3-)。 氨和铵中的氮称为氨氮(Ammonia nitrogen 简称NH3-N)。水中氨氮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含氮有机物的污染情况。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氨氮都是重要的监测指标。

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于波长420 nm处测量吸光度。

干扰及消除 : 脂肪胺、芳香胺、醛类、丙酮、醇类和有机氯胺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铁、锰、镁和硫等无机离子,因产生异色或混浊而引起干扰,水中颜色或混浊亦影响比色。为此,须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或蒸馏预处理,易挥发的还原性干扰物质,还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以除去。对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加入适量的掩蔽剂加以消除。

第 11 页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 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三、仪器 与设备 1. 分光光度计 2. pH计。 3.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制备。 ① 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100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

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②称取16 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2)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 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3)氨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NH4Cl) 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氨氮。

第 12 页

4)按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 mg氨氮。

四、步骤

(1) 校准曲线的绘制

① 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②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对校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2) 水样的测定

① 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以下同校准曲线的绘制。

② 分取适量经蒸馏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校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3) 空白实验 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做全程序空白实验。 五、 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N, mg/L)=(m/v ) *1000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样体积(ml)。

第 13 页

六、注意事项

① 纳氏试剂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②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玷污。

实验六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2) (3)

加深对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理解 掌握测定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方法 掌握离子交换柱的运行过程

二、实验原理

交换容量是交换树脂最重要的性能,它定量地表示数值交换能力的大小,树脂交换容量在理论上可以从树脂单元结构粗略地计算出来。

三、仪器 与设备

仪器: 分析天平 烘箱 干燥器 250ml三角烧瓶(2个) 10ml移液管(2支) 碱式滴定管 离子交换软化装置 离子除盐装置 50ml量筒(2个) 烧杯

药品:阳离子交换树脂 1mol/LHCl(1000ml) 1mol/LNaOH(1000ml) 0.5mol/LNaCl(1000ml) 1%的酚酞乙醇

四、步骤

1.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取样品约10g用1mol/L盐酸及1mol/L NaOH轮流浸泡,即按酸-碱-酸-碱-酸的顺序浸泡5次,每次2 h,浸泡体

第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