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用生命影响生命,做快乐的残奥会志愿者.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3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用生命影响生命,做快乐的残奥会志愿者

翟 雁、吴群芳

“志愿者是健康社会的生命之血”

——Mark Malloch Brown(联合国国际发展署署长,2000年)

近些年来,国内志愿服务正以超越人们预期的速度发展,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分别从事着农村发展、环境保护、扶弱助残、帮扶助学等不同领域的服务。以志愿服务为基石的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作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全球体育、文化盛会,必将大力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作为一名残奥会志愿者,当准备以满腔热情和拳拳爱心从事志愿服务时,是否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是否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做好了恰如其分的心理准备并能应对自如?是否能高质量地完成残奥会

志愿服务,并且在2008北京残奥会结束后,仍然身体力行,继续从事志愿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一节 志愿者与奥运会志愿服务

一、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一)志愿者概念

“志愿者”一词来自英文volunteer,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在西方,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不受私人利益或者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在我国,“志愿者”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大

1

致有下面几种常见的志愿者解释:

——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者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者是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

——志愿者是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基于道

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志愿者是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体能、智能和专业技能,为他人造福的人。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于志愿者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综合起来,志愿者的定义有着三大共性:

自愿性,即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是出于自愿的,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强制。

不以报酬为目的,即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不是为了直接获得经济或物质上的回报。

公益性(或利他性),即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结果是公益利他、造福大众、改善社会和推动人类发展,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二)志愿服务概念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以自愿为前提、不以物质回报为条件,奉献自己的体能、智能和技能,从事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服务行为。

在许多国家,志愿服务已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惯例。志愿服务成为这些国家加强对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

2

几乎家喻户晓,志愿服务意识也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美国人口中有50%左右的公民每周参加志愿服务,中国大陆地区约有9%的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参与了志愿服务,香港地区的志愿者(义工)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

现阶段,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社区志愿服务、支教活动、环境保护(包括保护珍稀动物)、农村发展、妇女发展、扶残助残、医疗卫生(如艾滋病防治)、法律援助(如农民工维权)、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如上海《财富论坛》年会、残运会、特奥会、奥运会等)、海外志愿服务等。

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指从现在起到2008年,在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和举办全过程中以自愿为原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奥运的志愿者。类型包括:

(一)“迎奥运”志愿者

具体职责包括: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志愿服务理念,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公众对奥运会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帮助提高市民的志愿服务水平;帮助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全面塑造和展示北京的新形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奥运会前期志愿者

在奥运会、残奥会筹备阶段,经过招募选拔,参与奥组委的日常工作或者专项活动。主要从事热线电话服务、环保宣讲、侵权信息收集、资料翻译、项目管理咨询、技术支持、辅助工作等。

(三)奥运会赛会志愿者

约7万名。具体职责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观众指引、物品分发、沟通联络、医疗卫生、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领域。在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四)残奥会赛会志愿者

约3万名。在残奥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视力残疾运动员、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