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涵洞)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21: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总 说 明

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本设计图编制主要依据交通部标准进行编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标准 (一)设计内容

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1.0、φ1.25、φ1.50、2-φ1.5m管径) 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净跨径L0=2、2.5、3、4m) 整体式基础盖板涵(净跨径L0=2、2.5、3、4m) 3、洞口工程通用图 洞口工程包括:

(1)八字翼墙式洞口(2)一字翼墙式洞口(3)跌井式进水口 4、钢筋混凝土拱涵(净跨径L0=2.0、3.0、4.0m) (二)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环境类别:Ⅰ类; 2、安全等级:三级; 3、涵洞跨径、净空及基底应力 (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 孔径(米) 填土高(米) 基底应力要求(KPa) 斜 度 1.00,1.25 0.5~4.0 ≥100 0°,10° 1.50 4.0~6.0 ≥150 20°,30° 2-1.50 6.0~10.0 ≥200 40° (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 涵洞 净跨径 净高H0 涵顶填土高 基底应力要求 类别 (m) (m) (m) (Kpa) 2 1.5,2.0,2.5 0.5~4.5 分离式 2.5 2.0,2.5,3.0 0.5~4.5 3 2.5,3.0,3.5 0.5~3.5 200~300 4 2.5,3.5,4.0,4.5 0.5~2.5 2 1.5,2.0,2.5 4.5~7.5 整体式 2.5 2.0,2.5,3.0 4.5~7.5 3 2.5,3.0,3.5 3.5~7.5 200~250 4 2.5,3.5,4.0,4.5 4.5~7.5 2 2.5 高填土 整体式 3 3.0,3.5 7.5~11.5 250~300 4 4.0,4.5 (3)钢筋混凝土拱涵

钢筋混凝土拱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 孔 径 (m) 台 墙 高 度 (m) 分离式基底应力 整体式基底应力

(Kpa) (Kpa) 2.0 1.0,1.5 360~730 270~510 3.0 1.5,2.0,2.5 380~780 280~540 4.0 2.0,2.5,3.0 410~780 320~580 三、其他

(一)本设计图按涵底坡度为平坡时绘制,设计时应按实际地形及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涵底坡度,如涵底纵坡小于5%时,则基础及涵底铺砌可倾斜布置,涵底纵坡大于5%时,洞身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涵底纵坡大于15%时应设置陡

坡涵洞,其基底铺砌及洞口工程需专门设计。本通用图不适用于陡坡涵洞。

(二)本设计图未考虑涵洞预留拱度,施工时可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办理。 场浇筑。

2、管节在对拼接时,填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 圆管涵设计说明

一、主要材料:

1、管身砼:C30砼。

2、管身钢筋:纵向钢筋采用HPB300钢筋;螺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 3、基础:管身基础采用C20砼。 4,洞口:详见洞口设计说明。 二、设计要点: (一) 设计计算: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对截面进行了抗弯强度与裂缝计算。

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弹性体理论核算。

3、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并根据管径大小区别配用不同直径的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同时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二) 构造:

1、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长度用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米,辅助管节长0.5米。

2、洞口型式分八字式和一字式,八字式洞口流水条件好造价亦较低,推荐采用八字式。

3、管节接头构造:管节间缝隙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外面圈裹两道满涂沥青的油毛毡。

4、基础构造:管节基础采用C20砼,下层采用砂砾垫层铺设。 三、施工要求:

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如:正d100,斜d100、30°等字样,斜管节也可在现

里往外填塞。

3、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米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米的管节以0.5米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

4、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当地基土质较差,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管基基底应力的应采取换土措施,其换土深度由计算确定。如涵洞处于软土路段,应待地基处理(包括顶压)完毕后再挖开路基进行涵洞施工,并与之连通,对于此类涵洞,还应按施工后沉降量的一半设置预拱度。

5、涵洞顶上及洞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的填土要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在96%以上。涵洞顶填土厚0.5m~1.0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应用含石灰量9%的石灰土米每10厘米一层,分层夯实,使密度达到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的90%,或用天然级配砂石料保持最佳含水量每10厘米一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5%。

6、涵洞全长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每3~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 7、施工时,当管顶覆土厚小于0.5米时,严禁重型车辆通过。

8、在钢筋砼涵洞的洞身及端墙、基础顶面以上等部位,凡被土掩埋部分的表面应均匀涂刷三层沥青防水层。

9、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普通暗盖板涵设计说明

一、类型划分:本图按涵顶填土高度设计为两种形式:

1、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一般适用涵顶填土厚度0.5~4.5米。 2、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一般适用涵顶填土厚度2.5~7.5米。 二、主要材料: 构件名称 混凝土 钢筋 浆砌片石 片石 砂浆 钢筋混凝土盖板 C30 HPB300,HRB400 台 分离式 C25 身 整体式 C25 基 分离式基础 C20 础 整体式基础 C25 HRB400 分离式基础涵底铺砌 MU50 M7.5 三、设计要点: (一)、上部构造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盖板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2、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盖板顶最小填土高度为0.5米。预制盖板按99厘米和74厘米两种宽度绘制,若需变更盖板宽度,可参照本图的配筋率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按实际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拼装,也可就地现浇。 (二)、下部构造

1、计算涵台内力时,分离式基础盖板涵洞假定盖板与涵底铺砌及支撑梁为支

撑,涵台作为上下端铰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洞,按一端铰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台后活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2、当涵洞的基底土承载力小于本图所拟定的容许范围时,即不能使用本通用图,此时可在基底设置砂砾石、碎石或砂垫层,提高基底承载力,使其达到本图所拟定的容许范围后方可使用。

3、部分涵顶填土厚度较小的涵洞,在活载作用下台身产生较大的偏心距,设计时适当加大了台身宽度。

4、图中未附涵台及一字式墙勾缝工程数量,设计时可按具体尺寸予以计算。 四、施工要点:

(一)、上部构造

预制盖板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脱模吊运。盖板块件堆放时应采用两点搁置,可用钢丝绳绑捆吊运。盖板上帽石可预制安装或就地浇筑。 (二)、下部构造

1、涵洞通道整体式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台身砼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太长,以免台身砼浇筑后由于砼龄期差异产生收缩徐变在台身处产生竖向裂缝。在涵台身砼浇筑时需将基础处与台身相接的砼进行预埋连接钢筋,正规拉毛,冲洗干净后方可浇筑台身砼,以利基础与涵台间牢固结合。

2、分离式基础涵洞的涵底铺砌采用40厘米厚M7.5砂浆砌片石,砌筑时应确保砂浆饱满以起支撑及承受冲刷的作用;整体式基础涵洞在涵底铺砌施工完后方可进行涵台后填土,不允许先台后填土后进行铺砌施工。涵底铺砌应座浆饱满,铺砌和涵台内侧不留空隙。

3、盖板安装完毕后,台背与盖板间2cm缝应采用M30水泥砂浆均匀填充,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台后填土。台后按施工图设计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填筑砂性土,并对称分层夯实。

4、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台台身及基础应每隔4~6米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2厘米,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且不透水材料填塞。在钢筋砼涵洞的洞身及端墙、基础顶面以上等部位,凡被土掩埋部分的表面应均匀涂刷三层沥青防水层。

5、涵台基础底面埋置深度应符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规范》(JTG D6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