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多选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44: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BC 夏朝的监狱叫( )。ABC

“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ABC 据东汉郑玄记述,夏刑除墨外,还有( )。ABCD 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 )。AB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 )。 ABC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CD

A 刑 B公正、不偏不倚 C限制、强制 D律 A圜土 B夏台 C均台 D囹圄 A昏 B墨 C贼 D杀 A大辟 B膑 C宫 D劓 A禹刑 B甘誓 C汤刑 D汤诰

A原始社会的礼 B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 C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 D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A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 B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 C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 D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8. 9.

夏朝法律制度包括( )。ABCD

在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的术语有( )。 ABCD

A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B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C昏、墨、贼,杀 D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A刑 B命 C诏 D典

10. 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 )。ABCD

A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 B夏朝法律非常残酷 C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 D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1. 下列属于商朝法律思想的是(CD) A.天命、天讨 B.天讨、天罚 C.天罚、神判 D.天命、神判

12. 夏朝时有两兄弟,长子即兄长,看老夫体弱多病,在病榻上已经奄奄一息,强行霸占其所有财产而未

经父亲同意,并且弃其父于其弟,自己不赡养在外挥霍家产。其弟告至夏王,夏王命其兄分与其弟一半财产,并赡养其父。兄表明遵从,背地却并未分其弟一分钱。后夏王命人查明,问可判该兄长何罪?(BC) A.昏 B.不孝 C.弗用命 D.墨

13. 下列各项法律形式都属于商朝的有(A) A.秘密刑法、王命 B.命令、誓 C.习惯法、王命 D.秘密刑法、誓

14. 商末期,纣王如欲加罪于姬发既周文王,可定其什么罪?(BC) A.不吉不迪 B. 颠越不恭

C. 暂遇奸宄 D. 舍弃啬事

15. 如在商朝末期都城安阳殷墟发生了纠纷,那么民众可向谁申诉?(ABCD) A.商王 B.司寇 C.正、史 D.士、蒙士

16. 下列关于夏朝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其法律制度已源于原始习惯的习惯法为主 B.其法律思想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迷信色彩 C.夏朝的法律思想充满了浓厚的神权法性质 D.这种法律思想的产生与社会世俗中的阶级相对应 17. 下列关于夏朝法律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礼和刑构成了夏朝习惯法的基本内容 B.完全继承了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和惯例 C.命令是夏朝的重要法律形式

D.命令有“誓”和“命”两种表现形式 18. 有关商朝的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是(ABC) A.“天命”和“天罚”是商朝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B.发展了占卜巫术相结合的“神判”

C.商王作为上帝神灵在人间的代表的神圣地位 D.与夏朝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

19. 下列有关夏商司法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夏商两代的司法机关基本大同小异

B.“天罚”和“神判”是夏商时期审判制度的基本特点 C.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的法律形式 D.都是一种行政,司法,军事不分的混合体 20. 下面是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特点有(ABCD) A.“礼”源于祭祀 B.“刑”起于兵 C.礼刑结合 D.宗族本位

21. 以下哪些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的表现?(ABC)

A.井田不治 A.诸侯争霸

B.私田发展

C.赋税变革

D.铁农具出现

22.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EF)

B.王室土地减少

C.周王室逐渐丧失共主地位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F.礼崩乐坏

23.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哪些行政法律制度?(AB)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行政监督制 D.选举制度 24. 秦朝的经济立法包括(ABC)

A.农业 B.畜牧业 C.官营手工业 D.商业

25. 秦朝法律形式中,由皇帝发布的命令称为?(AC)

A.制 B. 律 C. 诏 D. 式

26.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主要罪名。(ABCD)

A.非法婚姻罪 B.杀人罪 C.逃避赋税罪 D. 诽谤谣言罪 27.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诉讼形式(CD)

A.公诉 B.自诉 C.官纠 D.民举

28. 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主要有(ABCD)

A.事断于法 B.重刑轻罪 C.刑无等级 D.发布与众

29.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的过程中,法家的一些基本主张皆清楚地表现出来,主要有(ABCD)

A.强调“以法治国” B.“轻罪重刑” C.不赦不宥

D.鼓励告奸,实行连坐

30. 商鞅制定的“连坐法”,主要有(ABCD)

A.亲属连坐 B邻伍连坐 C.军伍连坐 D.职务连坐

31.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只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ACD)

A:汉代的《春秋》决狱 B:明代的“九卿会审” C:《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

D:《晋律》和《北齐律》确定的“准五服以制罪”制度

3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

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权观念的影响

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

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 33.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CD)

A.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

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 34. 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B)和(D)

A.《具律》 B.《兴律》 C.《杂律》 D.《厩律》 35. 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CD)

A.九章律 B.越宫律 C.碑文律 D.左官律 36. 汉代的法律形式是(BD)。

A.敕、令 B.律、令 C.程、式 D.科、比

37. 以下属于《法经》篇目的是(ACD)

A《囚法》 B《户法》 C《盗法》 D《具法》

38. 为维护封建尊卑,主奴关系,秦律将诉讼分为(AC)

A非公室告 B自告 C公室告 D官告

39. 秦代的徒刑中有(ABD)

A司寇 B鬼薪 C迁 D侯

40. 秦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ABCD)

A谋反罪 B诽谤妖言罪 C以古非今与挟书罪 D违抗军令罪

41. 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的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产是(ACD)

A赀刑 B徒刑 C赀甲、赀盾 D赀徭 42. 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 ABCD )

A.赵宣子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 C.赵鞅、荀寅“铸刑鼎” D.邓析作“竹刑” 43. 秦朝时期,法家们提出的法制思想包括(ABD)

A.事断于法 B.重刑轻罪 C.义利并重 D.刑无等级 44. 下列刑罚哪些属于秦朝的耻辱刑?(BD)

A.城旦(舂) B.髡刑 C.弃市 D.耐刑 45.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时期的刑罚原则?(ACD)

A.区分有无犯罪的意识 B.区分公罪与私罪 C.区分故意与过失罪 D.实行连坐

46.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

“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正确的? ABD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47. 汉律六十篇包括:ABCD

A 《九章律》B.《傍章律》C.《越宫律》D.《朝律》 48. 关于董仲舒的思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BC)

A提倡礼法结合 B提倡德主刑辅 C提出独尊儒术 D提出准五服以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