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51: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梁召学区老各庄小学

摘要: 当前中小学教师面临许多挑战,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症状明显。所以,关注教师的心理困惑,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确保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新课改,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和工作的状态,还有可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些教师则在重压之下使心理发生了“弯曲”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对于后者 ,笔者认为不容忽视 ,更不容回避 ,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这些教师面对压力 ,调整心态 ,用一个健康的心理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压力 挑战 自我调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的同时,教师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提高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使教师提高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更好的在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呢?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主要心理问题的分析

1、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造成的心理问题。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

处理工作中的问题,那势必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2、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心里问题。教师如果在生活中处理不好自己与同事、家人、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那必定会对教师造成困扰,也会对教师的情绪造成一定影响,而在教师中紧张、忧虑和急躁等不良情绪时常存在,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到的危害。从而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

二、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1、来自于高速发展的社会的压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教育在社会中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增加,学生学习成绩整体长时间不理想时,教师就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教师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来自生活、经济以及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会对教师造成影响,如果教师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那势必会危害教师的心理健康。 2、教师职业本身的高要求性。

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和紧张性的精神劳动,它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这无形中会对教师形成一种精神压力,而且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容易使教师产生急躁情绪,增加了教师的心里负担。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教师从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充满了理想和抱负,对未来有着种种

的规划,期望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同,但现实中的挫折往往会使教师对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如果在评选先进、评职称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可能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造成心理失衡。

三、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注意一下这几个方面 1、使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敬业乐教。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满意,愿意为教育事业而献身。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状态,鉴于现在我们社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关心教师的生活,给教师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氛围。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不受任何影响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只有教师敬业乐教,在教学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才能更好的为教育事业出力。 2、应该使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造一定的环境使教师心理舒适,让教师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的舒适感,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在处理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时,应该让教师体会到民主、公平、宽松的气氛,主动增加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使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使教师的心情愉快。 四、改进教育管理形式。

减轻教师繁重的工作和沉重的思想负担,因为它们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大敌, 必须强化改革, 加强管理, 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 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地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 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社会活动,使教师工作既充满激情、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