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19:31: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拟核DNA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B. 动物细胞的膜蛋白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 C. 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均能通过核孔 D.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均是在叶绿体内合成 【答案】A
【解析】细菌拟核DNA贮存有遗传信息,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A正确;动物细胞的膜蛋白,具有运输载体作用的膜蛋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B错误;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不一定都能通过核孔,例如核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淀粉的合成与叶绿体有关,D错误。
2. 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鱗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几乎无色。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管状叶作材料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 B. 用鳞片叶的外表皮作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C. 用鳞片叶的内表皮作材料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 D. 用根作材料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 【答案】D
【解析】管状叶呈绿色,说明含有叶绿体,因此可以用管状叶作材料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A正确;鱗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是因为其中央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现紫色,用鳞片叶的外表皮作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现象明显,B正确;鳞片叶的内表皮,其细胞液无色,有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可以用作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C正确;用根作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解离环节,导致细胞死亡,失去生命活动,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
3.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 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 D. 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答案】C
【解析】Smac与IAPs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错误;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意信息无法确定Smac基因与IAPs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得出“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错误;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Smac与IAPs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C正确;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大分子物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错误。
【点睛】本题以“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细胞凋亡、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诸如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等等,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 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
B. 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 C. 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 【答案】B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A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B正确;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
5.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答案】C
6. —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胚胎畸形且无法存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此突变为隐性,则突变基因携带者均为雌性果蝇 B.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在存活的个体中存在突变的纯合果蝇
C. 若此突变为显性,则突变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子代只有雄果蝇 D. 若此突变为隐性,两个突变基因携带者产生的子代中雌性个体占一半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