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静敏 语音词汇 语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27: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称沿用下来的。而调值是某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具体变化,所以,各地区声调调类大致相同,但是同一调类的调值却相差很远。如上海话的阳平调值为34,广州话的阳平调值为21。

2. 不同方言是根据自己的发音特点,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入一个调类。不同方言中,有的音调值相同,但是却分属不同的调类。如武汉话调值为55的音,调类是阴平;而西安话调值为55的音,调类是去声。

第五节 普通话音节结构(P50) 练习题

一、分析下列音节的音节结构。 汉拼声韵韵字 音 远 yuǎn 窄 zhǎi 伟 wti 英 y?nɡ 日 r? 军 jūn 困 kùn 屋 wū 母 zh r j k 头 ? u i u 腹 ɑ ɑ e i ɑ i ? e u n n 尾 n i i nɡ nɡ 韵类 上声 上声 上声 阴平 阳平 去声 阴平 去声 阴平 去声 调值 调型 214 降升 214 降升 214 降升 55 高平 35 中升 51 全降 55 高平 51 全降 55 高平 51 全降 调号 ˇ 撮口呼 ˇ 开口呼 ˇ 合口呼 ˉ 齐齿呼 ˊ 齐齿呼 ˋ 开口呼 ˉ 撮口呼 ˋ 合口呼 ˉ 合口呼 ˋ 齐齿呼 调四呼 凉 liánɡ l 谢 xia x i ? 二、拼读下列各词,并写出汉字。 世界 专心 条件 部署 保证 促进 紊乱 合作 领会 团结 解除 飞跃 三、拼读下面的几段话,并写出汉字。

1.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他们的忌讳。

2. 阿拉伯国家的人初次见面,不能送礼,否则被视为行贿。 四、汉语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

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条:

1. 结构简明,界线清晰。普通话一个音节就构成一个语言单位,听觉上非常易于辨析。

汉语中的一个汉字,在语音形式上通常表现为一个音节。每个音节最少必须有一个音素,并且必须是元音;最多只能够有四个音素,分别构成声母、韵头、韵腹、韵尾。音节与音节的界线非常清晰。

2. 乐音居多,响亮悦耳。汉语的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音节结构中元

音占绝对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决定了汉语语音较为清晰响亮。另外,汉语没有复辅音,绝大多数辅音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除了n、nɡ两个鼻辅音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其余的都是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这也具有一定的乐音性。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 的成分。不同声调交错搭配,增加了语音的节奏感。另外,变调、轻声、儿化等一些音变现象使普通话音节节奏变化更加丰富,具有抑扬起伏、舒缓有度的音乐色彩。

思考题

一、比较你所学过的一种外语,例如英语,看看汉语的音节跟外语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汉语英语的音节比较可以从音节的构成、音节的分辨等方面来考虑。

1. 从音节的构成来看,汉语音节一般可以分为声韵调,英语音节没有声韵调的划分;汉语音节以元音占优势,英语音节元音辅音的比例相当;汉语音节没有复辅音,英语音节有复辅音;汉语音节有声调,英语音节没有声调。

2. 从音节的分辨来看,汉语音节很容易分辨,除了从听觉角度和发音角度来分辨外,还可以通过汉

字来区别。汉字是书写单位,不能作为划分音节的单位,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音节。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如“学习普通话”,用5个汉字记录5个音节。只有极少数儿化音节用两个汉字记录,如“花儿”。而英语音节很难通过字母进行分辨。

二、从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的规律看看下面这些音节为什么是错误的?

亭tin ,声母d和t,不能跟前鼻音in相拼,只能跟后鼻音inɡ相拼。正确的拼写应为tinɡ。

黑hie ,跟声母ɡ、k、h相拼的韵母拼写应为 hei。

蒙monɡ ,声母b、p、m、f不能跟韵母onɡ相拼。正确的拼写应该是menɡ。 佛fuo,跟声母b、p、m、f相拼的合口呼韵母只有u 。正确的拼写应该是fo。 帅shɑi ,声母zh、ch、sh既可以跟开口呼ɑi相拼,也可以跟合口呼uɑi相拼。sh ɑi应该写作“晒”,如果是“帅”,韵母应该是合口呼的uɑi。正确的拼写是shuɑi。 瓮onɡ ,普通话里onɡ不能自成音节。正确的拼写是wenɡ。

信sin ,声母z、c、s不能跟齐齿呼(注意:z、c、s后面的-i,传统上算作开口呼)相拼,因此这里的声母应该是x。正确的拼写是xin。

内nui ,声母d、t、n、l跟合口呼相拼时,要受到很多限制,特别是n、l,不可以跟韵母uɑi和uei相拼。正确的拼写是nei。

农nionɡ ,韵母ionɡ除了自成音节外,只能跟j、q、x相拼。正确的拼写是nonɡ。

楞len,声母t、l不能跟前鼻音en相拼,只能跟后鼻音enɡ相拼。正确的拼写是lenɡ。 三、汉语音节可以归纳出哪些结构模式?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模式可以归纳为12种。如下图: 结构成分 结构模式 韵腹+声调 韵头+韵腹+声调 韵腹+元音韵尾+ 声调 韵头+韵腹+元音 例字 韵 母 韵 腹 韵 尾 元音 i u 辅音 (介音)(主要元音) 阿 瓦 爱 有 u ɑ ɑ ɑ o 声 调 阴平 上声 去声 上声 声母 韵 头 韵尾+声调 i 可以是开口呼或合口呼,而不可以是齐齿呼。正确的现代汉语通论》第一章第五节参考答案 韵腹+辅音韵尾+声韵 调 韵头+韵腹+辅音 韵尾+声调 声母+韵腹+声调 声母+韵头+韵腹 +声调 声母+韵腹+元音 韵尾+声调 声母+韵头+韵腹 +元音韵尾+声调 声母+韵腹+辅音 韵尾+声调

d j n p C u ? i ? e i e e ɑ e i o n 去声 翁 第 绝 馁 飘 层 nɡ 阴平 去声 阳平 上声 阴平 nɡ 阳平

声母+韵头+韵腹 +辅音韵尾+声调 准 zh u e N 上声 四、普通话语音教学,你认为哪种办法比较有效?成人教学和小学教学如何区别? 普通话语音教学有很多有效的办法,如模仿练习、运用语音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方言语音对比训练、运用现代语音设备指导发音等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依据具体情况来展开教学。一般说来,小学语音教学以模仿训练为主,成人语音教学除了模仿训练外,还应适当运用语音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六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P55) 练习题

一、什么是音位?音位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和音素的区别:第一,划分角度不同,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来划分的,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第二,音位能够区别意义,而音素则不一定区别意义。例如“班”和“宾”,由于充当韵腹的两个音素[ɑ]和[i]分别属于不同的音位/a/和/i/,所以能够区别意义;而“班”、“娃”、“老”、“燕”四个音节中充当韵腹的四个音素[a]、[A]、[ɑ]和[E],属于同一个音位/a/,就不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第三,音位是一般的抽象的,而音素则是个别的具体的。

二、什么是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有哪些类型?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该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的类别。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叫做条件变体。例如/a/在普通话中有四个条件变体,分别是[a]、[A]、[ɑ]、[E]。[a]只出现韵尾[i]和[n]前面;[A] 只出现在无韵尾的场合;[ɑ]只出现在韵尾是[N]或[u]的前面;[E]只出现在高元音、[y]和前鼻音韵尾[n]之间。

另一类是自由变体。不受语做自由变体。例如汉语有些方言中,[n]和[l]可以任意变读,不区别意义,如四川话,“男”和“兰”同音,可以读[nan],也可以读[lan]。

三、应该怎样归纳音位,试举例说明。

归纳音位的目的是要把语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归并为一套有限的音位系统,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替换对比,确定最小的对立体,看能否区别意义。例如:[A]是三个音素,它们出现在 [t 51 ]这个语音环境里,会形成 [tA51](大)、[ti51](第)和[tu51](度)这三个语音形式,从而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三个音素既是最小的对立体,又可以区别意义,因此它们分别属于/a/、/i/、/u/三个不同的音位。

四、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有哪几条?请举例予以说明。 归并音位普遍采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四条。

1. 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互相替换后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音位。例如把普通话里的辅音[t]和[tá]分别放在[ i214]这个语音环境里,会形成两个语音形式[ti214](底)和[tái214](体),[t]和[tá]就形成音位对立,符合对立原则,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t/和/tá/。

2. 互补原则。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又呈现出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用一个音位符号标写。例如普通话的[a]只出现在韵尾[i]和[n]前面;[A]只出现在无韵尾的场合;[ɑ]只出现在韵尾是[N]或[u]的前面;[E]只出现在高元音、[y]和前鼻音韵尾[n]之间。四个音素是互补的,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a/,成为音位/a/的四个条件变体。

音环境制约,不同的变体可以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叫3. 音感差异原则。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否则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例如普通话里的辅音[k]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充当声母,而辅音[N]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充当韵尾,两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

的语音环境里,符合互补原则。但是两个音素音感差异较大,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

4. 系统性原则。归纳音位还必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有时候归纳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了。

五、举例说明/a/、/u/、/?/的主要音位变体及他们出现的条件。 /a/主要音位变体有[a][A][ɑ][E]

[a]出现在韵尾[i]和[n]前面,在韵母ɑn、ɑi、uɑi、uɑn中做主要元音,如“兰、麦、乖、缓”。 [A]出现在无韵尾的场合,在韵母ɑ、iɑ、uɑ中做主要元音,如“麻、夏、挂”。

[ɑ]出现在辅音韵尾[N]或元音韵尾[u]的前面,在韵母ɑnɡ、iɑnɡ、uɑnɡ、ɑo、 iɑo中做主要元音,如“廊、响、汪、老、聊”。

[E]出现在高元音、[y]和前鼻音韵尾[n]之间,在韵母iɑn、?ɑn里做主要元音,如“剑、圆”。 /u/主要音位变体有[U][w][V]

出现在辅音声母后面的单元音韵母u中,如“哭、普、度、竹、褥”。

[U]出现在ɑo、iɑo、ou、iou四个韵母中做韵尾,如“报、苗、周、就”。还出现在onɡ韵母中做主要元音。如“龙、工”。

[w]出现在合口呼韵母的零声母音节uɑ、uo、uɑi、uei、uɑn、uen、uɑnɡ中做韵头,如“挖、我、外、委、晚、闻、望”。也出现在u韵母的零声母音节,如“乌、无、午、物”。

[V]出现在辅音声母f 的后面,如“夫、幅、辅、副”。 /?/主要音位变体有[?][?]

[?]出现在e韵母中,如“饿、哥、遮”等。也出现在韵尾-nɡ前,充当enɡ、uenɡ韵母的主要原因,如“灯”、“翁”等字。 [?]出现在韵尾-n前,在en、uen韵母中做主要元音,如“分、恩、温、滚”等。

思考题

一、、[?]、[?]有人归纳为一个音位,有人归纳为三个音位,有人归纳为两个音位,这样的处理各有什么理由?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应该说,这三种处理各有理由。主张归纳为一个音位,是因为这三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场合,符合互补原则,而且都是高元音,可以看作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主张归入三个音位,是因为这三个音素发音不同,音感差异较大,同时也起到了区别意义的作用。主张归纳为两个音位,主要偏重于一个舌面元音和两个舌尖元音的对立区别,舌面元音为一个音位,两个舌尖元音可以看作另一个音位。

二、零声母是不是一个辅音音位?为什么? 零声母不是一个辅音音位,它是指一个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而是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如:“爱、鸥、俄、移、五、鱼”等。零声母音节在发音时,音节开头部分往往带有一点轻微的摩擦。这种摩擦音一般可以用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个音节也有一个类似声母的成分。但是摩擦明显与否往往因人而异,而且也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这种音节的声母,语音学里称为“零声母”,而不是辅音声母。

三、轻声能不能归纳成一个单独的调位?为什么?

汉语的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但在说话时,有些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又短又轻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它只是词语规范所要求的的音变现象,那些轻读的音节,包括经常被轻读的音节,一般有它们原来的声调。如:

头:头脑(阳平)——石头(轻声)

子:分子(上声)——桌子(轻声) 四、为什么音位归纳会有多种可能性?

归纳音位涉及到好几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不可能协调一致。比如符合互补原则,而语音却并不相似;对于音感差异的感知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样,各个学派,各个学者一方面可能对这些原则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在具体处理时轻重把握也会有区别,这就造成了音位归纳的多种可能性。比如普通话里

对/i/音位的处理。从研究角度看,应该允许音位归纳的多元性,当然从教学角度看意见一致比较方便。

第七节 音变(P60-P61) 练习题

一、读出下面的词语,并请指出上声音节的声调变化。

底(35)稿 点(21)头 舞(35)蹈 管(35)理 好(35)久 给(35)予 奖(35)品 手(35)稿 朗(21)读 警(21)戒 懒(21)洋洋 蒙(35)古(35)语 水(35)手(35)长 导(35)火(35)索 海(21)产(35)品 很(21)简(35)短 二、读出下列词语,并请指出“一”的变调。

一(35)致 一(51)般 一(51)溜烟 一(51)言堂 一(35)辈子 一(51)尘不染 一(51)无所有 一(35)路领先 一(51)帆风顺 一(51)干二净 一(51)模一(35)样 一(51)朝一(51)夕

一(51)心一(51)德 一(51)五一(51)十 一(35)唱一(35)和 一(51)举一(35)动 一(51)搭一(35)档 一(35)步一(51)趋 一(35)字一(51)板

三、读读下面三段话,并请指出“不”的变调。

1、不!(51)不!(51)对不(轻声)起!你只是写得不(51)好,不(51)能说是写得不(35)对,只是不(35)会得优秀罢了。

2、不(35)太清楚他会不(轻声)会说出一些不(35)利于工作的话来,但是时间不(51)多了,顾不(轻声)得这么多了。你说是不(轻声)?

3、你到底去不(轻声)去?我想他肯定不(35)会介意。只是不(51)应该不(51)跟他商量商量。活动不(35)要再改了。好,到时不(35)见不(35)散。

四、读读下面的轻声词。(略)

五、指出下面轻声词与非轻声词在词义上的区别。 兄弟(非轻声词):哥哥和弟弟。

(轻声词):口语词。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谦辞,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自称。

地道(非轻声词):在地面下挖成的交通坑道。(名词) (轻声词):形容词。①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药材。②真正的,纯粹:她的普通话说得真~。③(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实在,够标准:他干得活儿真~。

自然(非轻声词):①名词,自然界。②形容词,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免疫。③副词,表示理所当然:只要认真学习,~会取得好成绩。④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语义转折或追加说明:你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别人也要学习你的长处。

(轻声词):不勉强;不做作;不呆板:态度很~。

虾子(非轻声词):虾的卵,干制后橙黄色,用来做调味品。 (轻声词):虾。 六、指出下面轻声词与非轻声词在词性上的区别。

摆设(非轻声词):动词。把物品按照审美观点安放。 (轻声词):名词。摆设的东西;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活动(非轻声词):动词。摇动,摇晃。如:门牙~了。 (轻声词):名词。某些正常进行的举动、行动或运动。如:文娱~|体育~。 人家(非轻声词):名词。住户;家庭;女儿未来的丈夫家。 (轻声词):代词。指别人;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指说话的本人。 练习(非轻声词):动词。反复学习实践,以求动作熟练,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