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高考一轮气候类综合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02: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轮气候专题练习 第 1 页 共 14 页

气候序列练习题(选择题)

图1

代表性山地降水随高程递增率 山区 台湾中央山脉

浙江天目山 44 四川峨眉山 陕西秦岭 X山 30 5.5 递增率(mm/100m.a) 105 42 驻:“mm/100m.a ”表示每上升100m,降水量的增加值。1.由图 4 可以判定 A.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 B. 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 C.山顶的C点和山麓的A点降水量比较接近 D . B 点至 D 点降水逐渐减少 2.关于表中 X 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福建武夷山 B.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C.海拔不可能超过 2500 米 D.源于 X 山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图2中的甲、乙两地均位于陆地上,读图

回答 3~4 题。

3.关于甲、乙两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 图2

境的整体性

B.甲地比乙地地势高 C.乙地比甲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D.甲、乙两地河流径的年际变化都大 图 3 4.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A.水资源 B.地形 C.产业结构 D.交通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 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 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高空自西向东的 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5.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到第7题。

图4

一轮气候专题练习 第 2 页 共 14 页

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8~10题。

8.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9.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0.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11~9问题

1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全年高温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1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13.图中A、B两地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每年有大量候乌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迁徒。下图为科学家 2011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 ,的斑尾塍鹅迁徒路线,读图回答14~15题

A ●

B

图4

一轮气候专题练习 第 3 页 共 14 页

14.这只斑尾塍鹅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 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A.4月8 日 B. 4月10日 C.4月22日 D.5月 19 日

15. 这只斑尾塍鹅停留到11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 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沱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图3是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 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图5

16. 5 日 14 时~6 日 8 时,① 地天气 (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7.5 日 14 时~6 日 8 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图7

A.② B.③ C.④ D.⑤ 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 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8.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图3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 3完成19~21题。

19.图9中的气候资料,与图3中 R城市气候相符的

20.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 是因为Q地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21.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有错的是 A.大陆性强,冬夏温差大 B.冬季受高压控制,多寒潮天气 C.南部水热条件较好 D.北部为针叶林景观

Q R 图8

一轮气候专题练习 第 4 页 共 14 页

A D B C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 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10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 可能为

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

23.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图11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24~26题。 2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5.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26.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7.读图12,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 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 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

图9

图10

图11

一轮气候专题练习 第 5 页 共 14 页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36、(30分)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 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2)一月份,与乙地比,甲地降水 , 气温 ,原因主要是 。 3)7月份,与乙地比,甲地降水 , 气温 ,原因主要是 。 图14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 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M地与N地比

A.气温高 B.风力强 C.日温差小 D.日照差 38.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 暖锋 D.冷锋

39.当前华北地区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可能是

A.干旱 B洪涝 C. 泥石流 D.寒潮 图15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 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 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40~41题。 40.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黄河沿岸地带旱情较轻

41.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 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

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 原因是纬度较高

表二

甲 月份 1 4 7 10 气温 (℃) 图13

雪带

乙 气温 (℃) -6.7 6.0 20.5 8.9 降水 (mm) 45.6 64.0 76.6 63.0 -12.4 3.3 19.1 8.0 降水 (mm) 90.0 75.5 118.5 25.9 N ●

图14

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