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之“校园礼仪”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3:2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避免直呼其名,不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 ’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

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拓展阅读篇:

弟 子 规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小故事]

汉文帝即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在他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汉高祖就把代州这个地方给了他,所以又称他为“代王”。他对亲生母亲薄太后非常孝顺,对薄太后的侍奉从没有松懈过。有一年,太后患病,文帝在每日亲理朝政后,都要到床前陪伴她。这一病就是三年,三年来,文帝总是殷殷勤勤,看护的十分周到。在夜间睡觉的时候,眼睛从没有闭好过,衣带也没有解开过。薄太后吃的所有汤药,必定先要自己亲自尝过了,唯恐太苦、太烫。汉文帝侍奉母亲却长达

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zhòuyèshìbúlíchuáng

三年之久,他的孝顺一时传遍天下,人们都说他不仅是一代明君,更是天下人孝顺的典范。

作业:背诵弟子规并理解意思。

第六课 校园礼仪——课堂礼仪(一)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学生实践——学学做做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以上3条要求做。请老师和同学监督评价。

拓展阅读篇:

弟 子 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

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子,就坐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小故事]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huòyǐnshí

huòzuòzǒu

zhǎngzhěxiān

yòuzhěhòu

作业:背诵弟子规并理解意思。

第七课 校园礼仪——课堂礼仪(二)

1、考试作弊; 2、在校园内抽烟、酗酒、聚众赌博; 3、在教室等学习场所喧哗吵闹,影响 他人学习; 4、休息时间吵闹,影响他人休息; 5、给老师、同学起绰号;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6、随意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7、课堂不文明,不尊重老师; 学生实践——学学做做 8、破坏校内公共设施、设备; 9、在桌椅、图书和教室、宿舍墙上乱涂乱画; 10、买饭菜时随意插队。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以上要求做。

校园考试礼仪 拓展阅读篇:

弟 子 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qīnyǒuguòjiànshǐgèngyíwúsèróuwúshēng

[译文]

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规劝时要和颜悦色,说话要轻声细语。

作业:背诵弟子规并理解意思。

第八课 校园礼仪——升旗礼仪(一)

注意事项 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学生实践——学学做做 识记要求,每次升旗时要按照这个礼仪去做,同学老师帮助监督。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柳宗元 拓展阅读篇:

弟 子 规

chánghūrén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jídàijiàorénbùzàijǐjídào

[译文]

长辈呼唤人时,如果你听到了,应马上帮他呼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

而你能做长辈吩咐的事,就应该前去照应。 [小故事]

杜环是明朝的一名官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可怜的母亲,他的儿子不知下落,她去找自己的亲戚,结果谁也不愿照顾她。万般无奈,这位母亲只好到处寻找自己的儿子。杜环得知后,决定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