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练习题答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53: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应为联言判断:高等学校既出人才又出成果。此处误用了相容选言判断。 4.应为相容选言判断,去掉“二者必居其一”。 5.选言肢不穷尽,还有自然起火。 四、指出下列假言判断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应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必须科技创新。”或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强加条件

3.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 4.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 5.应为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 6.应为充分条件,改为“如果??就??” 五、在括号中填上“真”或“假”。

1. 假 2.真 3.假 4.真 5.真假 6.假 7.假 8.真 9.真 10.真 六、指出与下列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并写出等值公式。

1.有的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 ?SAP←→SOP 2.所有的正确思想都不是头脑里固有的。 ?SIP←→SEP

3.他或者爱好文艺,或者爱好体育。 ?(?p∧?q)←→(p∨q) 4.植物生长不良或者由于既缺水又缺肥,或者由于既不缺水,又不缺肥

?(p∨*q)←→(p∧q)∨(?p∧?q)

5.掌握了丰富材料,并不能写出好文章。 ?(p→q)←→(p∧?q) 6.或者学习成绩好,并未能获得奖学金;或者学习成绩不好,而能获得奖学金。

?(p←→q)←→(p∧?q)∨(?p∧q)

七、下列判断哪些是等值的?哪些是不等值的?

1.3.6.是一组同素材的判断,分别是 SAP 、 SAP、?(SOP),三者等值; 2.4.5.是另一组同素材的判断,分别是SEP、?SEP、SIP,其中4、5等值。 八、下列各组判断是否等值,试用真值表判定之。

1. p∨q ?p→q p T T F F q T F T F ?p F F T T p∨q T T T F 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2. ?(p∨q) ? p ←q p T T F F q T F T F ?p F F T T ?q F T F T p∨q T T T F ?(p∨q) F F F T ?p←q F T T T ?p→q T T T F 二者并非同真同假,故不等值。

3. P ←q p∨?q p T T F q T F T ?q F T F p←q T T F p∨?q T T F 6 / 15

F F T T 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T 4. ?(p∧q) ?p∨?q p T T F F q T F T F ?p F F T T ?q F T F T p∧q T F F F ?(p∧q) F T T T ?p∨?q F T T T 二者同真同假,故等值。

九、请运用真值表解答下列问题。

1.

p T T F F q(B) T F T F ?p F F T T ?p∨q(A) T F T T p∨q(C) T T T F A、B、C不同真为第二行和第四行:q均为假,而p一真一假,因此可以断定“小周不当选学习委员”,不能断定“小张当选班长”。

2.

p T T F F q T F T F ?p F F T T ?q F T F T ?P→?q(A) T T F T ?q→p(B) T T T F P∨˙q(C) F T T F 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为第二行:P真q假,即选派李经理,不选派王经理。 3.

p T T F F q T F T F ?q(金) F T F T p←q(林) T T F T 满足题目要求的是第一行: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

十、以p、q、r?等表示肢判断,写出下列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1. (p∧q)→(r∨s)

2. (p∧q∧r)→(s∨˙t)∨u 3. (p∨q∨r)→(s∨˙t)

4. ( ARB→(ARC→A))或(p→(q→r))或p∧q→r 5. (p∧q∧r)→(s∧t)

十一、分析题

1.题目要求“如果被告不能打开这架照相机,那么这架照相机一定不是他的”,即相当于“只有被告打开相机,这架相机才是他的”,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被告”却理解成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被告打开相机,那么这架相机就是他的”。故他的理解是不对的。

7 / 15

按照题目的要求,当被告打开相机时,并不能肯定相机就是他的; 而当被告不能打开相机时,可以肯定相机一定不是他的。

2.乙的理解是对的。

题干:?(SAP1∨SAP2∨SAP3) 甲:?SAP1∨?SAP2∨?SAP3 乙:SOP1∧SOP2∧SOP3 丙:?SOP1∨?SOP2∨?SOP3 可见,只有乙和题干是等值的:

?(SAP1)∧?(SAP2)∧?(SAP3)←→SOP1∧SOP2∧SOP3

第五章 逻辑基本规律 (P160~165)

一、单项选择题

1~5 C –C –B –B -C 6~8 D –B - D 二、填空题

1. 同一 矛盾 排中 2. 客观事物的相对静止 3. 混淆概念 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

4. 自相矛盾 模棱两不可或模棱两可 5. 真 假 假 真 三、下列各题是否合乎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1.不违反逻辑规律,是从不同角度说明逻辑学。 2.自相矛盾。“万籁俱静”与“风声响”矛盾。

3.不违反逻辑规律,符合辩证法。 4.违反同一律,混淆概念。 5.违反同一律,混淆了语言本身与语言内容两个概念。 6.自相矛盾 7.对于歼灭人侵之敌,有三种办法,否定其中两种,不违反排中律。 8.自相矛盾

9.SAP和SEP可以同假,不违反排中律。 10.违反排中律,模棱两不可。 四、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甲:SAP;乙:SIP;丙:SEP。可见,乙和丙的话矛盾,甲说的是真话,所以,B组的组长是团员。 2.(1)SAP;(2)SAP(这个S是P);(3)SIP;(4)SOP。可见,(1)和(4)矛盾,其中一真一假,所以(2)和(3)中还恰有一真。因为二者是差等关系,所以如果(2)真则(3)一定是真的,这与题意矛盾。所以(2)必然是假的,即甲班赵云不是上海人;由此得出(1)假(4)真,即甲班有人不是上海人。

3.甲:SIP;乙:?p→q;丙:?r∧?q;丁:SEP。可见, 甲和丁矛盾,其中一真一假,因此乙和丙都说对了,即两者为真。既然丙真,那么?q为真。由乙和丙可推得:((?p→q)∧?q) → p,即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

第六章 演绎推理(上) (P217~223)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C-B-C 6~10 B-B-C-C-A 11~12 B-D 二、填空题

1.真实 有效 2.不得周延 可周延可不周延 3.有些大学生是年青人 有些年青人不是非大学生

4.凡断定一类对象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也就断定了这类对象中的任何部分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8 / 15

5.小项 大项 6.256 24

7.肯定 8.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必须站出来 三、对下列判断分别进行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并写出其公式。

1.“有些鸟是益鸟”(SIP)换质为“有些鸟不是非益鸟”(SO?P),换位为“有些益鸟是鸟”(PIS)。 2.“有些行为是不礼貌的”(SI?P)换质为“有些行为不是礼貌的”(SOP),换位为“有些不礼貌的行为是行为”( ?PIS)。

3.“所有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SAP)换质为“所有习惯都不是不可以改变的”(SE?P),换位为“有些可以改变的是习惯”(PIS)。

4.“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不是不可知的”(SE?P)换质为“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可知的”(SAP),换位为“所有不可知的事物都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PES)。

四、下列判断如何换质位,请举例说明。(举例略)

1.SAP → SE?P → ?PES → ?PA?S → ?SI?P → ?SOP

SAP → PIS → PO?S

2.SEP → SA?P → ?PIS → ?PO?S

SEP → PES → PA?S → ?SIP → ?SO?P 3.SIP → SO?P

SIP → PIS → PO?S

4.SOP → SI?P → ?PIS → ?PO?S

五、指出下列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并分析它们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

1.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MIP且MIS,所以,SI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中项两次不周项”和“两个特称前提”的逻辑错误。 2.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MAP且MAS,所以,SA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3.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PAM且SAM,所以,SA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4.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M1AP且SAM2,所以,SA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四项错误”的逻辑错误。 5.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MAP且SEM,所以,SE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6.这个三段论的形式为:MEP且SEM,所以,SEP;

它是不正确的,犯了“两个否定前提”的逻辑错误。

六、用三段论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正确三段论的三个项不能各自周延两次。因为如果一个三段论的每一个项都周延两次,则意味着这个三段论必然是EEE式,就犯了“两个否定前提”的逻辑错误。

2.如果一个正确三段论的小前提是O判断,则其大前提为A判断,因为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并且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故当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时,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判断;结论是O判断,因为前提之一为否定结论必为否定,并且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故当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时,结论也只能为特称否定判断。

3.如果一个三段论以I判断和O判断作为前提,那么前提中周延的项最多只能有一个,即O判断的谓项,其余的项均不周延。根据规则“中项至少必须周延一次”,这个周延的项应当是中项。但是,既然前提之一是否定判断,根据规则“前提之一为否定结论必为否定”,则结论必定是否定判断,其大项是周延的;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在前提中亦应周延。而前提中唯一的周延的项已经明确必须是中项了。在此情况下,如要满足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的要求,则就会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如要避免这种逻辑错误,大项必须在前提中周延,这又会陷人“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所以,以I判断和O判断作为三段论的前提不能推出有效结论。

9 / 15

4.在三段论的第三格中,如果小前提是否定判断,根据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的规则,则大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其谓项即大项不周延。可是,根据规则“前提之一否定结论必为否定”,小前提既是否定判断,结论必为否定判断,其谓项即大项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这就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因此,小前提必须是一个肯定判断。

七、补充下列省略三段论被省略了的部分,并分析其是否正确。

1.被省略的部分是小前提 “我们都是有为青年”,整个三段论是正确的。

2.被省略的部分是结论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整个三段论是正确的。

3.被省略的部分是小前提 “电视剧是宣传工具”,整个三段论是错误的,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被省略的部分是小前提 “改革也是事物”,整个三段论是正确的。

5.被省略的部分是小前提 “中年人不是青年人”,整个三段论是错误的,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八、指出下列推理属哪一种推理形式,写出其结构公式并分析是否正确。

1.这个推理是后退式复合三段论,其结构公式如下:

SAP1 P1AP2 SAP2 P2AP3 SAP3

P3AP4 SAP4

这个三段论是正确的。

2.这个推理是前进式复合三段论,其结构公式如下:

MAP S1AM S1AP S2AS1 S2AP S3AS2 S3AP

这个三段论是正确的。

九、下列关系推理属于哪一类?是否正确?为什么?

1.这个关系推理属于对称关系推理,它是正确的,因为“同窗好友”是对称关系。

2.这个关系推理属于反对称关系推理,它是正确的,因为“??比??矮一头”是反对称关系。 3.这个关系推理属于传递关系推理,它是不正确的,因为“紧邻”不是传递关系。

4.这个关系推理属于混合关系推理,它是不正确的,因为它违反推理规则“前提中的性质判断必须是肯定判断”。

5.这个关系推理属于混合关系推理,它是不正确的,因为它违反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十、指出下列模态推理和规范推理正确与否,并简要说明理由。

1.这是一个正确的矛盾关系模态推理。

2.这是一个错误的下反对关系模态推理,因为在下反对关系中二者可以同真,不能由真推假。 3.这是一个正确的矛盾关系模态推理。

4.这是一个错误的下反对关系规范推理,因为在下反对关系中二者可以同真,不能由真推假。 5.这是一个正确的矛盾关系规范推理。 6.这是一个正确的差等关系规范推理。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