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练习题(色谱部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3:42: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典液相色谱法

1.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2. 下列哪种氧化铝适于分离碱性成分( A/C ) A 碱性氧化铝 B 酸性氧化铝 C 中性氧化铝 D 以上三种

3. 硅胶是一个略显酸性的物质,通常用于以下哪种物质的分离( C ) A 酸性 B 中性 C A和B D 碱性 4. 样品在分离时,要求其Rf值住( C )之间 1、

A 0~0.3 B 0.7~1.0

C 0.2~0.8 D 1.0~1.5

1.在色谱法中.待分离组分不必溶于流动相。 ( F )

2.若固定相是极性的,流动相是非极性的,或者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小,这种色谱体系统为正相色谱。( T )

3.在正相色谱中,流动相极性增加,组分保留值增加。( F ) 4.反相色谱中,极性弱的组分先出峰。 ( F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答:正相色谱:称为正相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即以强极性溶剂作为固定液,以弱极性额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反相色谱:称为反相分配色谱,其固定液具有较小的极性,而流动相则极性较大.

2.简述薄层色谱主要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 答: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2)点样;3)展开;4)检视.

操作要点:

3.柱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异同点各是什么?

4. 正相色谱中如何判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极性大小的关系?

5.简述薄层色谱中边缘效应产生原因及消除办法?

答:产生原因:由于色谱缸内溶剂蒸汽未达饱和,造成展开剂的蒸发速率在薄层板两边与中间部分不等.

消除方法:1)预饱和:在展开之前,将点好样的薄层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色谱缸内(此时薄层板不浸入展开剂中)放置一定的时间.

2)贴滤纸:在色谱缸内的内壁贴上浸有展开剂的滤纸,以加快展开剂蒸汽在色谱缸内迅速达到饱和.

3)点样要点在靠近中间的位置. 气相色谱

1.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 )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

2.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D ) A 分配系数 B 理论塔板数 C 保留值 D 扩散速度

3.相邻两峰要实现完全分离,要求分离度至少达到( C ) A 0.8 B 1.0 C 1.5 D 2.0

4.在GC中,对色谱柱分离效果影响最大的是( A ) A 柱温 B 柱压 C 载气种类 D 气体流速

5.气相色谱柱中,固定液用量过多会( D )

A 使色谱峰尖锐 B 减少保留时间 C 有利于提高分离度 D 使色谱峰变宽 6.可作为气液色谱固定液的是( A ) A 具有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B 具有不同极性的无机化合物

C 有机离子交换剂 D 硅胶

7.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应首先( D ) A 加热柱箱 B 接通助燃气 C 加热检测器 D 接通载气 8.GC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参数是( A ) A 保留时间 B 半峰宽 C 峰高 D 分离度

9.在GC分析中,与被测组分含量成正比关系的参数是( D )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10.选择内标物的要求是( B ) A 内标物与样品不互溶 B 内标物与样品性质相差不宜太大 C 内标物与样品的色谱峰尽量远些 D 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应小于待测物的保留时间

1. 速率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 T ) 2. 气相色谱中常采用程序升温来提高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 T ) 3. 在GC法中,色谱峰面积相等,样品中两组分含量也相等。( F ) 4. 色谱柱的选择性好坏,决定于理论塔板数的高低。( F )

5. 在气相色谱分析仪器中,需要温度控制的主要部件有色谱柱和检测器。( T )

6. 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简便,定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操作条件对结果影响较小。(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