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古代汉语笔记(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2:16: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意思上有某种关系或相似,中间没有转折。这种“而”可译为“且”“而且”或不译。如: 1、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杨伯峻注:“逆,迎也。人从对面来,先以目迎之;既过,则以目送之。美言其面目姣好,艳言其光彩动人。” 按:孔父,名嘉,孔丘的祖先。 2、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所谓逆接,是说相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转折。这种“而”可以译为“却”、“但是”等。如: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有时候, “而”字用在一句话的主谓之间,表示不应有而有的情况。或表示假设。如: 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而”字可以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为顺接。如: 7、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赵策)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今按:“而”字的基本用法如上所述,它还有一些特殊用法,王引之《经传释词》解之甚详,今简录数条于次: (1)而,犹“与”也,“及”也。 a. 《墨子·尚贤》:“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与不善也。 b. 《韩子·说林》:“以管子之圣,而隰朋之智。”言管钟与隰朋也。 c. 《庄子·外物》:“与其誉尧而非桀”。《大宗师》“与”作“而”。 (2)而,犹“以”也。 a.《墨子·尚贤》:“使无下之为善者可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又“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 b.《庄子·天下》:“其风窢(xù:逆风声。)然,恶可而言?” c.《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吕氏春秋·不屈》:“惠子曰:‘若王之言,则施不可而听矣。’” (五)“以”

“以”和“而”不同, “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上一先一后的两种动作行为。用“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①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②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产生的结果。 a.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僖公三十年)

“以”也可以连接状语和动词,但不象“而”那么常用。如: c. 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

“以”以有时也可以连接形容词,如: d.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

这种“以”可以用“而”替换,在骈文中它经常和“而”对举。 e.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

f.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与“而”一样,“以”也和“与”“及”同义,今录《经传释词》数条于次: ①《广雅》曰:“以,与也。”

a.《易·鼎》初六曰:“得妾以其子”。言得妾与其子也。 b.《论语·微子》:“而谁以易之”?言谁与易之也。 c.《吕氏春秋·乐成》:“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樂成功。”“与”“以”互文。 今补《西门豹治邺》一例;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 ②以,犹“及”也。 d.《周语》引《汤誓》:“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言无及万夫也。 ③以,犹“而”也。 e.《大戴礼·曾子制言》:“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f.《左·闵二年》:“亲以无灾,又何患焉?” g.《昭二十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h.《晋语》:“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 I.《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六)则

(1)连接条件复句中的分句,可译为“就”、“便”。 a.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宣二年) “则”还常常用于紧缩句中。 b.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有时候,“则”所连接的两项并不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只是第二件事的出现,不是第一件事的实施者所预期到的,这时也用“则”,有“原来已经”之意。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枯矣。(孟子·公孙丑上)

(3)则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对待的并列分句里,表示一种对比。 d.(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饷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gāo:矢套。)鞬(jiàn:弓套.),以与君周旋。”(左·僖一十三年) (4)“则”字用在两个并列分句之间时,有时其前的词语是表示时间修饰的。

e.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韩非子·五蠹) (5)“则”字有时表示让步,意思为“是”,“例是”,先承认前者,再转入正题。如: f.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徐无鬼) g.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这种用法的“则”一般用在分句的主谓之间。 何则=何也?

然则=如此,那么。

(七)然,然而;虽然,虽

“然”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如;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hàng,zhuàng),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史记·高祖本纪) “然而”在上古是两个词,“然”为代词,“而”为连词,意为“如此,可是······”

“虽”作为连词,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承认一件事实,这个事实是存在的,相当于“虽然”。 如: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二是表示承认一个假设,相当于“即使”。 如: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宣十五)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虽然”是一个结构,“虽”为连词,表示承认一件事实。“然”字有实意,相当于“如此”。 如: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徐无鬼) (八)故,是故 故=所以

是故:本义为这种缘故,译为“由于这种缘故”,即“因此”,“所以”。 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九)况,而况 “况”,何况,常与“而”连用,上句又往往有“尚”、“且”、“犹”等字相呼应。本句后常有“乎”字呼应。注意,此词文言只用在问句,不用在现代用“况且”的地方,文言在这种地方一般用“且”字。(文言虚字)

“而况”与“况”意义相同,它们都不等于现代汉语的“何况”。如: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管仲犹且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孟子·公孙丑下)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隐元) (十)若、如、苟:均为表假设的连词。

二、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同它们合起来,一同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的词叫作介词。

(一)以:说文:“用也”。本义为用,是动词。 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依据的工具、依据、方式等。可译为“用”“拿”等。 如: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借) ②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凭借) ③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僖四年)(用,凭借) ④子归,何以报我?(左·成三年)(方式) ⑤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方式)

⑥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凭借) ⑦许子以釜甑爨、擦铁耕乎?(许行)(工具) 2、引进原因,可译为“因为”:

①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鞍之战)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者,且贰于楚也。(左·僖公三十年)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表示凭借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或表示“根据”,“按照”等。如; 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孙膑传)

②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墨子·非攻)

③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

子·万章下)

④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为之。(胡铨《上高宗封事》) 4、引进时间,相当于“于”。 ①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汉书·张蹇传) ②(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汉书·苏武传) ③子厚以元和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我们要注意“以”字短语在词序上的变化。

第一、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的后面。如: ①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從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②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第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如: 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公伐楚) ②一以当十 夜以继日

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是以”等于说“因此”。 第三、有时候,“以”字的宾语还可以省略。“无以”=没有什么用来,“有以”=有(拿来干什么的东西)如:

③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齐策)

④夫樊(於期)将军,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史记·刺客列传) ⑤信喜,谓漂毋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淮阴侯列传) (二)于(於)(乎、诸) “于,於也。象气之舒亏。”“乌( ),孝鸟也。孔子曰:乌,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亏呼。 古文乌, 象古文乌省。” 二者用作介词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作“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二者并用。“于”常用于地名之前,其余写作“於”。但动词词头作“于”,叹词作“於”,则不相混。简化后都写作“于”。“乎”与“于”上古同音。(参P675、P683、P684) “于”的用法常见的有:

1、引进处所和时间,相当于“在”、“向”、“到”等。

①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亨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 ②事异则备变。上古京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子·五蠹)(在??方面) “于”放在动词“在”、“至”后面,构成“在于”、“至于”如:

③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 ④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⑤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⑥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2、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表示“对”“向”“对于”等。 ①亟请于武公。(左·隐元)

②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治长) 3、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口语的“于”,这种用法的“于”一般放在形容词之后,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齐策) ③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

4、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②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 △乎,相当于“于”。

①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吕氏春秋·用众)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论语) “于”和“乎”也是有区别的:

①在引进处所,比较的对象时,二者可以互换。如“生乎吾前”可以换成“生于吾前”。又如“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庄子·盗跖)等。但在引进行为主动者时,“乎”不能代替“于”,另外,当“对于”讲时,“乎”也不能代替。 ②“恶乎”是个固定结构,不能说成“恶于”。 (三)为

①wai:给,替。引进动作的受益者。如:“为人民服务”。 ②表示原因,目的。wai ③表被动。引进主动者

(四)与:用作介词,是“跟??一起”“跟??”之义,如: ①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胠箧)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可与言而不可之言,失人;可不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五)之:《马氏文通》:凡文中实字,孰先孰后,原有一定之理,以识其互相维系之情。而维系之情,有非先后之序所能毕达者,因假虚字以明之,所谓介字也。介字也有,凡实字有维系相关之情,介于其间以联之耳。

(1)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相当于“的”。如: a.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c.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 (庄子·至乐) 其=名十之

d.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 作用: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