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3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什么成果,反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叶音例
直到明代末年出了一个古音学家陈第,他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他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异,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在陈弟看来,《诗经》里每一个韵脚字都有其固定的读法,不可能时而念用音时而念乙音,比如“儀”字,本来读“俄”(牛何反),不可能又念“宜”或“羲”,后代读“儀”为“宣”,是语音变化的结果。但是他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古韵。
清初古音学家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1613-1682]江苏昆山人,其音韵学著述有: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号称《音学王书》在陈第思想和著作的启發下,对《诗经》、《楚辞》等韵文用韵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和归纳。他发现在先秦两汉的韵文里,某些字和某类字押韵不是偶然的。例如“儀”字在《诗经》里与“河、何、嘉、他、莪、磨”等字押韵是普遍现象,而且与“儀”字今音相近的“宣、为、离、皮、池、驰、施、猗”等字也可以与“河”类字押韵,)如: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儀,不死何爲?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然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邶·北门》:“已焉哉!无实为之,谓之何哉!” 《邶·新台》:“鱼网之设,鸿则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君子谐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之子不淑,方如之何?”
《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樂旦有儀。(下有“锡我百朋。”) 《王风·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顾炎武首先就是用这种系联归纳的方法,分古韵为十部,上列诸字是他的第六部。后来江永用同样的方法,分古韵为十三部。到了段玉裁(字若膺,一字懋堂[1735-1815],江苏金坛人。著《说文解字注》,书后附《六书音韵表》),继承顾江的研究方法,又创为古韵偕声表,即同一形谐声偏旁的字属于同一韵部。如“儀”从“義”得声,義又从“我”得声,那么凡从“我”得声的“俄峨娥峨鹅”等都属于同一部(歌)。同样,“皮”为歌部字,那么“波彼披陂破被跛颇簸”也各歌部。多在歌部,那么从多得声的侈移等也属韵部,汉字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七八十。这样根据声符就可以把先秦出现的字差不多都分别归属到古韵各部之中。段玉裁以上两法,分古韵为十七部,首昌支、脂、之三分。后来的古韵学家,继承前人的成果,进一步研究,都有所成就。戴氏分25部,孔广森分为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为二十一部。章炳麟分为二十三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古韵为十一类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即“冬”部从“侵”部分化出来。 下面是古韵三十部:P534
陰声韵 入声韵 陽聲韵 第一类 1 之 a 2 职 ak 3 蒸 ay 第二类 4 幽 au 5 觉 auk 6 冬 am 第三类 7 宵 au 8 樂 auk
第四类 9 侯 o 10 屋 ok 11 东 oy 第五类 12 鱼 a 13 (铎)ak 14 陽 ay 第六类 15 支 e 16 锡 ek 17 耕 ey 第七类 18 歌 a 19 月 at 20 元 an 第八类 21 脂 ei 22 质 et 23 真 en 第九类 24 微 ai 25 物 at 26 文 an 第十类 27 缉 ap 28 侵 am 第十一类 29葉ap 30 谈 am
(三)、古今声调的差异
1、中古声调及其与现代汉语声调的对比。
①平分阴阳:中古平声中的全清,次清音变为今天的阴平;中古平声中的金浊次浊变为今之阳平。
②入派三声:a.金浊入声归阳平;b.次浊入声归去声;c.全清,次清入声四声皆有,甘肃方言中的入声字独立,接近平声,且金浊太多送气。 ③金浊上声变去声,在甘肃方言中,大多送气。
总结:中古全浊声母中的平声字,到了近代,变成次清,即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中古全清声母的仄声字,到了近代,变成金浊,即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 2、据《中原音韵》,近古声调已有变化,与现代汉语声调差不多,主要变化是: (1)平分阴阳:即平声字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
(2)金浊上声变去声:即读金浊的声调,随着浊声的清化变为去声;
(3)入派三声:中古阳入声字近古以后归入平声、上声和去声之类声调之中。 以上变化,在今天看来,仍有规律可寻,参教学挂图。
3、上古有无声调,如果有,其情形又如何?是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倾向于有声调之说,因为声调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同时,一种语言的成分不可能一下子产生或一下子消失,应有历史的联系。在有声调的主张中,段玉裁认为古无去声,黄侃认为古代只有平、入二声调,王力则主张平、入各分为长短两类。这些说法都供参考,据本人观察,段氏的说法大概是有道理的,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三、古音知识的运用——双声、叠韵与古音通假 (一)学习了古音知识,我们就要运用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主要是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现代汉语的声母与中古不同,中古与上古也不同,所以要进行历史的分析。如缤纷,蝙蝠、翩翻、纷披、匍匐、旁薄在上古是双声连绵词,现在看来不是了。类似的如chà chì憔悴、滑稽、便嬖、青葱、思想、喜好。 叠韵:就是两个字的韵母相同,仓庚,光明,崔嵬,虺聩(病),顑颔(饥饿)蟏蛸(蜘蛛的一种)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二)古书的读音问题
(1)我们读古书,除了通假的问题外,还有“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是指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前一种读音叫“本音”或“如字”,后者叫“读破”的问题。的谓破读,是指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前一种读音叫“本音”或“如字”,后者叫“读破”或“破读”,如:“食”本读“shí”,用作使动时破读“sì”;“飲”本音“y?n”,破读“yìn”;衣本音“yī”,破读“yì”等等。 破读音保留在现代汉语书面语里或口语里要学习掌握,运用,如“好h?o”“好hào”“恶a wù”等,未保留的仍依现代音读。如“见jiàn”用作“谒见”义时,可以不读作xiàn。 通假则一般读本字的音。已知其本字,但习惯上按假借字读,也就随习惯了。如“直不百步耳”。
(2)破读和通假不同: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分化,它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 (3)特殊词语的读音: 印度(天竺)
大宛 yuān 月氏(zhì) 身毒(yuān) 康居(qú) 禽滑(g?)厘 单于(chán)
古代汉语通论(十七)(十八) 古书的注解
一、为什么要注解古书?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后来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读不懂了,于是就要由有专门研究的人来作注。戴震说:“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专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矣。”(《尔雅文字考序》)陈澧也说:“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语言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东塾读书记》)这都说明,时间和空间都可以造成语言的隔阂,故解释是十分必要的。就是同时同地的人,一些思想深刻,知识渊博的人的著述,一般人也看不懂,同样需要注释。因此,注解可以说是一直存在且将永远持续下去的。 二、我国古书注解的概况
古书注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了,比如《老子》、《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书之中都有解释的部分,或是对个别词语的解释,如“政之为言正也,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忘也。”(孟子)“齐谐者,志怪者也。”“南溟者,天池也。”(庄子)又《韩非子》之《解老》、《喻老》则为专门解释《老子》的,当然这只是阐发大义,并不是语言文字的解释。又有《春秋》三传,即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虽然都属于传(即解释)《春秋》的著作,但也不是真正的进行语言方面解释的书。《左传》主要扩展《春秋》所记史实。重在对史事的前因后果作全面交待,比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公》、《谷》则主要阐发《春秋》义例,说明其“微言大义”。如对《春秋》“郑伯克段于鄢”一节,《公羊传》曰: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何休《公羊传解诂》: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谷梁》云: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徐彦《疏》:今段目君而不云世子,是弟可知也。) 又《公羊传·隐公七年》:
经,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左传》有时也有此类注释,但不是其主要的内容。如上段《左传》作“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二传对“不名”的解释不同,但都是试图发凡起例的。 系统的给古书作注,是从汉代开始的。比如,在汉代,《诗经》有三家解说,即鲁之申培公,齐之袁固生,燕之韩婴,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后来又有毛亨作的传,称为毛传。 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孔安国曾给《尚书》作注,马、郑是汉代著名的学者,马著《三传异同说》,注《诗》、《论语》、《孝经》、《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郑玄最著名的是“三礼注”和《诗笺》。此外,还有高诱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王逸注《楚辞》,赵岐注《孟子》等。 汉代注释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礼废乐崩,典籍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秦代有一次大规模的焚书坑儒活动,使得儒家经典损残殆尽。而汉代建立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必然要进行文化复兴的工作,而且到了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经可以进仕,因此儒家经典的整理、研究便成为当时的一种运动。(二)汉代经学研究经历过今古文经的斗争,虽然今文经一直占统治地位,立于学官,但古文经在民间广泛流传,朝廷治经者也分两派,像刘歆等人就曾为争取古文经立为博士尽过很大努力。这种斗争促使各家深
入钻研,因而使经学研究取得很大成就。
汉代的注解比较注重语言文字的解释,尤其是古文经学的解释。因为他们离先秦时代较近,故其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在注释的基础上,出现了像《说文解字》、《尔雅》、《释名》《方言》这样的语言文字专著。
汉代注释的古籍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到后代注释的范围逐步扩大。如在六朝时有魏代王弼的《老子注》,晋代郭象的《庄子注》,三国时韦昭的《国语注》,刘宋裴駰的《史记集解》,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等,范围遍及子、史。 由于这一时期玄学盛行,故注释中往往发挥哲学思想。P621
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兼释经文和注文的义疏体,如皇侃的《论语义疏》等。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兴盛的时期,其古籍整理,注解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唐初学者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李善注《昭明文选》,颜师古注《汉书》,都是后世称道的。他们不但注解原文,而且给前人的注作注。李善注犹独具特色,以注明典故词语的出处为主,引文丰赡,详细,为阅读《文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稍后有五臣为《文选》作注,称“五臣注”,他们是吕向、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主要注解词语的意思,以对李注作补充,但成就远不及李善。
著名的《十三经注疏》就有九部是唐人作的疏,现录《十三经注疏》如下: 1、《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 2、《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 3、《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4、《周礼》:郑玄注,唐贾公颜疏; 5、《仪礼》:郑玄注,唐贾公颜疏; 6、《仪礼》: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 7、《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8、《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9、《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10、《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11、《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12、《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13、《孟子》: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唐代还有一部著名的注释著作叫《经典释文》,作者陆德明,它对十四部经书作了音义解释,多引前人注解,行文简明扼要。十四部经书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及《老子》、《庄子》。因为唐代以儒教为主,而兼尚佛老,因此《老子》、《庄子》也被称为经。这是我国早期别具风格的注音兼释义的总集之一。后来对先秦古籍中的注音,一般都摘自《经典释文》。它本是脱离注释对象的独立著作。宋代以后,人们才把它的注移到每本书的相应的正义之下。 唐人注释一般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只对经文和古注作疏通工作,主要是引用大量材料进行证明,较少批判。
宋代是古书注解工作的变革期,许多后者在注释的同时疑古、辩伪。朱熹是诸家中最著名的,他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他的注释古书的词句。同时,他又借注释宣扬宋代的理字思想,现举《论语集注》一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说,悦同。O学元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者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習,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己不能已矣。
元明两代是注释工作的中衰期,成就不大。
到了清代,我国传统的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发展到了高峰,在语言研究方面的成就,也在古书注解工作中反映出来了。清人的注解工作,不但范围广,而且质量高。范围广,是说一些比较主要的古籍,前人已经作过注的,清人都几乎重新作了注;前人未注的,清人也作了注。质量高,是说清人往往旁征博引,同时又审慎地加以考核;而且,他们在音韵、文字、训诂方面达到的成就又使得他们能纠正汉唐人注解中的一些错误,或解决汉唐人没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对经书和先秦诸子,清人几乎都作了注释,著名的有: 惠栋《周易述》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 阎若琥《古文尚书疏证》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陈奂《诗毛诗传疏》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孙治让《周礼正义》 张惠言《仪礼图》 胡培翠《仪礼正义》 朱彬《礼记训纂》 孙希旦《礼记集解》 孙广森《大戴礼记注》 刘文淇等《左传旧注疏证》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 陈立《公关义疏》 钟文丞《谷梁补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 焦循《孟子正义》 皮锡瑞《孝经郑注疏》 郝懿行《尔雅义疏》 邵晋涵《尔雅正义》 (《以上经部》) 梁玉绳《史记志疑》 沈钦韩《汉书疏证》 王先谦《汉书补注》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 杭世骏《三国志补注》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孙治让《墨子间诂》 王先谦《荀子集解》 魏源《老子本义》 郭庆藩《庄子集解》 王先谦《庄子集解》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