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爱莲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4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9年中考试题--爱莲说

2009年安徽省蚌埠二中 爱莲说

一、文言文阅读(20分)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文档收集自网...

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

1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009年福建省厦门市爱莲说

三.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0.读文赏荷:(5分)

2 / 7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三.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 6.(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7. D (2分) 8. B (2分)

9.(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0.读文赏荷:(5分)

(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

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2009年河北省爱莲说 与朱元思书

第二部分(7-23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3 / 7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答: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一、

7(1)却(可是,但是) (2)通 (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二、阅读(50分)

4 / 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 陶后鲜有闻 鲜: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 ② 亭亭净植 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泰安市二00九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二、阅读(50分) (一)

7.[答案] (1)少 (2)洗涤 (3)竖立 (4)走

[评分]4分。每小题1分。

8.[答案] (1)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2)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评分] 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