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服刑人员悔罪赎罪专题教育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8:25: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

教学目的:

本专题是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的必修课。通过对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的专题教育,旨在使服刑人员深层次理解、懂得自己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公民(受害者及亲属)犯罪者本人及其亲属等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被判刑入狱接受改造是罪有应得、在服刑人员认识到罪错(恶)的基础上,反醒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咽以外,还要多反思被害者受到你们的犯罪行为侵害后的严重后果,要震憾不安的心灵,这样才能确立悔改之心。主动放下包袱,消除思想上的疑虑,不再怨天由人,在服刑生活中正视现实,安心改造的同时以自己辛勤的汗水洗刷缺失了的灵魂,真正达到用心去悔罪、用改造成果去赎罪,经过监狱改造后真正成为一个一生都能遵纪守法的社会新人,为建设和谐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是指导服刑人员弄懂:一、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通过教育使服刑人员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疑虑、重新审视入狱后的自己、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真正做到矫正恶习、自觉适应服刑改造生活,走好改造的每一步。为服刑期间和出狱后人生长河奠定坚实的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减少甚至杜绝重新犯罪。 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和分组讨论。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各单位可根据教学需要选用

第一、二节: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在座的全体服刑人员:今天,我们围绕你们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必须要认识到的: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怎样才能做到悔罪、赎罪?这些道理你们在服刑期间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打下你们认罪服法、悔过自新、积极改造的思想认识基础。否则,虽然改造了多年还会重蹈覆辙,走向不归路(穿插多次入狱的案例)。你们今天之所以要在监狱里服刑改造,这是由于在你们入狱前不珍惜美好的人生,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被依法判处徒刑的恶果。在你们品偿你自己种下的苦果,还在犹豫枉忽中,这一课对你们应该有强烈的震憾。你们应该还记得、你们在投入监狱服刑的入监教育阶段,监狱就对你们进行了入监教育,你们入狱后,就已经懂得监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条的规定,服刑人员必须接受监狱教育和改造。一个人犯了罪被依法判刑之后投入监狱服刑改造。既是人生的一大挫折,也是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因此,在你们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认罪服法,悔过自新,走向新生的光明之路,另一条是坚持错误、不思悔改、破罐破摔、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对此,你们将如何选择呢?正确的答案肯定是前者。我相信每个服刑人员都应该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擦去悔恨的眼泪、勇敢地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而振作起来。满怀忏悔之心、沿着积极改造的道路、重塑新的人生、用积极劳动、改过自新的成果去赎罪。 一、犯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强调服刑人员最好能熟背以铭记于

2

脑海里)

二、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

具体分为: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对公民人生权利的危害;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的危害,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财产权的危害;对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对国家行政、司法秩序的危害;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等等多种犯罪危害(以案例说明危害分类情况)

三、犯罪的根本原因

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犯罪的主观因素表现是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即犯罪是主观故意)一般来说,犯罪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决不是偶然的。首先、他是在错误的世界观支配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形,这种歪曲了的心理引发犯罪意识并直接支配于行为,最终导致犯罪。其特征表现为:1、极端个人主义欲望极度膨胀;2、腐朽的享乐寄生思想助长产生强烈的占有欲望;3、哥们义气的封建思想与流氓习气形成(穿插个案)。

(二)法律观念淡薄

法律观念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等等关系的法律规范。如果法律观念淡薄或缺失,必然导致颠倒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法盲、知识犯法、执法违法的歪曲心理支配下,就会干出违背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触犯国家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你们所有的罪犯也正是为此产生的。(以个案进行延伸分析)

(三)缺乏道德修养

从泛义上来说、道德就是一种做人的标准。犯罪者本身错误的、低下的道德认识、它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蔑视,(也就是怀着敌视社会的心态去看社会)对做人规范的践踏,违反了人们共同应当遵守的规则、不懂得或不按照做人的规矩和标准行事,自以为是,这就是犯罪的主要根源之一。对于犯了罪的人来说,他的犯罪行为恰恰是道德沦丧的具体表现和结果。(比如淫欲型犯罪、财产型

3

犯罪、抢劫、抢夺型犯罪等等以个案解说)

(四)心理调适失控

大家应当知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现象。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的人,他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去适度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则会对自己的心理状态难以调控、(俗话说做什么都不合自己心意,见什么都会有抵触、都烦),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长此生活则导致行为异常、你们当中有类似问题而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由于心理调适失控而引起的,表现的特征是:1、畸形需要心理;2、意志薄弱;3、情感、情绪失控(比如:职务犯罪、淫欲型犯罪、暴力抢劫、抢夺犯罪、盗窃犯罪等以个案解说)

综上所述:大家已明确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什么是犯罪的概念,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个人主观因素造成的,因此,每位服刑人员就必须要正确地、认真地、自觉地从自身去查找、剖析和深挖犯罪产生的根源,要下决心去铲除犯罪的思想根源、通过积极的改造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悔过自新。这样改造思想才能成功。

思考题:

一、什么是犯罪?

二、犯罪危害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三、犯罪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四、你对所犯罪行有什么感想?

第三、四节 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

在座的全体服刑人员:上二节课我已经同你们讲了犯罪的概念、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以及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今天我再给你们谈谈悔罪、赎罪的问题。

你们在座的服刑人员都是因为犯下这样那样的罪行,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各种不同刑期正在服刑期间的特殊的人,(以“囚”字解说说明监狱警官就是为他们解开“人”字以外方框的使者),有的

4

改造期限很快就满了,有的则是投入改造时间不长。按常理来说,较大多数的服刑人员经过多年监狱警官苦口婆心的教育,懂得了自己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也有一定的悔改之意。但是,为了更加清楚、更加明白你自己犯下的罪行给国家、社会、受害人及亲属、你本人及你的亲属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有的是严重的灾难),为了使你们能更好地痛改前非,搞清楚你犯罪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认识,这个专题教育着重同你们认真分析、讲解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的道理,从而改变你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从每个人的良知里寻找答案。

去年冬季,监狱也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我析我罪,我悔我过”的专题思想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你们自我剖析,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和所犯罪行给国家、社会、受害者(及其家庭)、自己(及家庭)等多方面造成的危害,增强负罪感,摒弃一切犯罪思想,端正改造态度,自觉遵守监规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早日把自己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今天这个专题是在去年专题教育的基础上让你们增强悔罪、赎罪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感,加深你们在服刑期间或回归社会后避免重新走上犯罪道路,有利于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牢固的人生观,旨在思想上奠定良好、坚固的基础(也可以说打上“烙印”)。

一、什么是悔罪?为什么要悔罪? “悔”的字义是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的意思,有“悔过”“悔之已晚”的内容,俗语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等等,从字义和俗语中不难看出,人对自己做得不对的事情,往往在做着的时候不清醒,事情发生了、结果变为事实后才觉得“悔之晚矣”。就拿你们来说,大多数的服刑人员对自己的犯罪行径是恼悔万分的。比如多例交通肇事罪,明知自己开车如果“慢一点”就不会发生致人伤亡的事故,也就不会被判刑入狱了,但是在没有发生前,却总存在一个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结果事后总是十分后悔。又比如:某一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入狱前家里有父母和弟弟,虽然兄弟俩都已结婚成家,各有家庭,但还算很和睦。后却因弟弟建房时因宅基地多占了一些而导致哥哥恼羞成怒,发生纠纷,兄弟又互不相让,继而发生斗殴,哥哥失手将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