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B-QT-030004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8:43: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表2.6.1 通常采用的结构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地下连续墙 C35 顶、中、底板 车 C35 顶、中、底板梁 站 结 C35 内衬 构 C40 柱 C30 站台板 C55 盾构 管片 隧道 联络通道 C35 C35 车站排风井 备注:

(1) (2) (3)

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应以满足结构设计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为前提;

最小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以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准,若使用更高标号的水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混凝土中除水泥外,应掺入一定比例的优质粒化高炉矿渣微粉、粉煤灰等掺和材料组成复合型胶凝材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并同时考虑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要求。混凝土中掺合材料最大用量需要根据工程使用要求和条件确定; (4) (5)

双圆管片混凝土最小强度等级为C50; 车站附属结构参照车站结构混凝土要求进行。

最大水胶比 0.50 0.45 0.45 0.45 0.43 0.45 0.35 0.45 0.45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400 350 350 350 360 350 380 350 350 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 480 420 420 420 440 420 450 420 420 7

3.

3.1

耐久性设计技术要求

耐久性设计的总体要求

1. 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和有利于结构抗裂、防渗和耐久性的构

造要求,并充分考虑到运营期间荷载变化和结构变形的影响。

2. 选用质量稳定并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防渗性能的水泥、矿粉、粉煤灰等混凝土基本原材料。

3. 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粉、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

4. 新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要及时得到保湿养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5. 应针对地下车站侧墙、顶板等易出现开裂、渗水现象的部位,从结构设计、材料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采取抗裂、防渗措施。针对易出现渗水的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水防渗措施。

6. 所有结构预埋件、连接件应有防止锈蚀、确保其耐久性的可靠措施。

7. 管片接缝防水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3.2 3.2.1

材料要求

混凝土及其配合比要求

1. 适当减少胶凝材料中水泥的用量,混凝土胶凝材料必须掺用优质粉煤灰和矿粉等矿物掺和料或矿物复合掺和料,掺量一般控制在30%~50%,掺合比在不同季节宜作调整。

2. 车站内部结构(内衬墙、梁、柱、板)应采用聚羧酸类减水剂;管片混凝土必须采用聚羧酸类减水剂,并不得使用膨胀剂。

3. 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集料、外加剂、拌和水等)中引入的氯离子总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1%;

4.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配制;

8

5.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配制,在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必要的流动性),强度等级要求等基本要求外,应以混凝土密实性、抗渗透性能、抗裂性能和抗碳化性能为主要控制指标。 3.2.2

胶凝材料

为达到混凝土高性能、高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制时应选用优质的水泥,性能优良的矿粉、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材料,或者选用有上述二者复配形成的复合型胶凝材料;限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低和最高用量,胶凝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如下:

1) 水泥

(1) 宜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中管片宜用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

(2) 碱含量小于0.60%。C3A含量不宜超过8%;

(3) 水泥比表面积≤350m2/kg(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80μm方孔筛筛余≤10.0%;

(4) 在确定最终水泥品种之前,应做水泥与所使用的掺和材料、外加剂等之间进行复配试验,以选用匹配的、性能优良的水泥。

2) 粉煤灰

粉煤灰原材料必须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标准中规范的II级灰以上标准。

3) 矿粉

原材料必须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5版)和上海市地方标准《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DG/TJ08-501-2008)、标准中规范的S95级以上要求。 3.2.3

细骨料

不得使用碱活性细骨料,要求使用中砂,品质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细度模数2.9~2.5符合Ⅱ区颗粒级配。粒径0.06mm

9

累计筛量不小于65%,粒径0.015mm累计筛量不小于95%,砂中含泥量≤1.5%,泥块含量≤0.5%。不得使用海砂、山砂及风化严重和多孔砂。 3.2.4

粗骨料

不得使用碱活性粗骨料,要求使用碎石,品质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要求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8mm,建议粒径5~25mm。碎石中氯离子含量≤0.02%,含泥量≤0.7%,泥块含量≤0.3%,吸水率≤1%,针片状含量≤8%。 3.2.5

混凝土拌和用水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使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Cl-含量<250mg/L)的饮用水,其品质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要求。 3.2.6

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及相关规范规定。外加剂的使用时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中采用的化学外加剂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2%(折固量)。

可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合理选择高效减水剂,并且与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的匹配性能良好。车站混凝土砂浆减水率应大于15%,管片用混凝土砂浆减水率应大于25%。

3.3 构造要求

1. 所有结构接缝处应采取抗裂防渗的加强措施,防止渗漏。 2. 耐久性设计采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已计入了施工允许偏

差,除地下连续墙外,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5~+10mm,其中柱梁取10mm,板墙取5mm,若不符合要求,应做补救措施。为确保保护层精度,垫块和垫块布置必须有专门设计。

3. 不能使用冷加工钢筋和直径≤6mm的钢筋作为受力钢筋。 4. 对预制构件(如钢筋混凝土管片等)的保护层厚度可减少

10

5mm。

5.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有部分长度暴露在外的吊环或紧固件、连接件等金属部件应采取附加防护措施使之在使用阶段与空气隔离。

6. 对地下车站结构各层楼板与侧墙接界处(设置接驳器处),为确保混凝土施工密实性,要求竖向钢筋净距不小于50mm(有接驳器区段的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d不大于25mm)。

7. 施工缝、伸缩缝、诱导缝与各种连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可能遭受的最不利局部环境作用下的部位,并应有专项的抗裂防水设计。

8. 地下车站叠合墙的内衬施工应预先对钢支撑采取构造措施并有专项设计,并逐步做到标准化设计。

3.4

混凝土耐久性的附加措施

根据使用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的实际耐久性状况,当采取耐久性设计根本措施不能满足设计基准期的使用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附加措施。

1. 局部区段的混凝土结构,若出现受氯离子(外部)和CO2(内部)等侵蚀影响较大的情况,应采取涂覆有一定防腐蚀性的防水涂层或设置防水卷材,增强其防腐蚀、抗渗透性能。针对地下车站排风井结构内侧混凝土,因其经常处于较高浓度CO2,温度较高且常出现冷凝水的情况,宜采取加涂抗碳化涂层措施。抗碳化的防水涂层宜为硅烷或硅氧烷类材料。

2. 对结构裂缝渗水应按结构补强、止水和耐久性等要求,进行亲水环氧注浆等补强、止渗处理;聚氨酯一般用于非结构裂缝堵漏处理;当结构裂缝渗水量较大时,宜先采用聚氨酯浆液作止水处理,然后再用亲水环氧做补强处理。

3. 位于承压水层和微承压水地层的地下车站底板宜施作附加防水措施,可采用膨润土毯或能与混凝土充分结合的水泥基类防水层,还可在混凝土中添加优质抗裂、防渗材料等措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