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22:51: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而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在图12a.1(a)中,当价格水平下降为P2时,LM曲线从LM1右移至LM2,则此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为E2点,因此均衡收入为E2点对应的Y2,从而可以得到图12a.(b)中的(P2,Y2)点,用F2来表示,该点即为总需求曲线上的另一点,其在F1点的右下方。
按照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所有像F1、F2这样的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AD曲线,且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试用图形推导古典总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具体推导过程如图12a.3所示。
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大于P0,比如说P1。在货币工资W作同样幅度变动的情况下,实际工资W/P1仍然会处于图12a.3(a)中W/P0的位置。劳动就业量仍然是Nf,通过图12a.3(b)和图12a.3(c)的转换,成为图12a.3(d)中的Yf .如此变动价格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最终在图12a.3(d)中得到一系列产出相同但价格不同的点,代表不同价格水平下充分就业时的(或者潜在的)产出水平。无数多个这样的点将会形成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这就是长期的(或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7、解释总给曲线三个区域的含义,用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模型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 答案:(1)总供给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
务的总量,描述总产出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混合不同性质的曲线,它包括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如图12a.5(a)所示。
① 凯恩斯区域(水平段)。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凯恩斯区域内一般价格水平不变,而总产出可以变动。这是由于在严重失业状态下,经济社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总产量水平很低,产量增加不会形成资源供给不足而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同时,价格下降又有刚性,导致工资和物价不下降。
② 中间区域(正斜率段)。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为常规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化。这时处于大量资源闲置与充分就业状态的中间地带,由于资源处于非大量闲置状态,资源供给出现了“瓶颈”状况,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需要增加要素投入时,将会带来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引起成本上升。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增加将伴随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总供给曲线将呈现出斜率为正的特征。并且随产量的连续增加闲置的资源将越来越少,从而产量增加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以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速度将会加快,这使得总供给曲线越来越陡峭。
③古典区域(垂直段)。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无论价格水平如何提高,总产出都不会增加。Y0为充分就业产量,即潜在产量。这是由于随着产量的增加,当资源不再有闲置处于充分利用状态时,任何试图增加产量的行为都只会引起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而无法带来产出的增加,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对应着充分就业状态,是
传统理论所认为的充分就业为经济常态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 ③ 典区域(垂直段)。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无论价格水平如何提高,总产出都不会增加。Y0为充分就业产量,即潜在产量。这是由于随着产量的增加,当资源不再有闲置处于充分利用状态时,任何试图增加产量的行为都只会引起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而无法带来产出的增加,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对应着充分就业状态,是传统理论所认为的充分就业为经济常态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 (2)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现象是由于经济受到总供给减少的负面冲击(石油危机引起的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而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但总需求不发生变化,如图12a.5(b)中的总供给曲线从AS0左移至AS1,在这种情况下短期产出将从Y0减少到Y1,物价水平将从P0上涨到P1,这就带来了经济衰退(产出减少,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现象。
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是由于经济受到总供给增加的正面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2a.5(b)中的总供给曲线从AS0右移至AS2,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短期产出将从Y0增加到Y2,物价水平将从P0下降到P2,这就带来了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并存的新经济现象。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问答题:
简述失业的经济效应。
答案:失业是指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作意愿
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失业会在如下方面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造成影响:
(1)失业会减少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水平。失业会造成一国(或地区)总产出水平的下降,这是最为严重的经济效应。根据奥肯定律,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1%,经济中的实际产出增长率会相对于潜在产出下降2%~3%。(2)失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失业会使一部分熟练工人也陷入无工作状态,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伴随工人失业的是一些机器设备等社会资源的闲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成本。(3)失业也会影响失业者的生活状况,影响社会的稳定运行,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稳定发展。(4)此外,不同类型失业的经济效应也不同。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被看做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摩擦性失业有可能会提高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它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了周期性失业,但是周期性失业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具体地说,一是物价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物品的物价上涨,而是物
价总水平的上涨;二是物价上涨应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短暂的物价上升;三是物价上涨达到一定的幅度,如果物价水平上升幅度较小,即便有物价上升,也不称其为通货膨胀。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 (1)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过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②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持续加剧。
③超速的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物价上涨犹如脱缰的野马,完全失去了控制,每月通货膨胀率达到50%以上。
(2)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从而引起物价上涨。②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源于总供给的变化,具体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即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和企业要保持一定利润水平,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③结构型通货膨胀。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引起的。虽然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并不特别大,但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