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十五)(含答案与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4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十五)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11分)

水龙吟 西湖怀古

南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①,天吴移水②,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力士推山: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 ②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前句为“果”,后句为“因”,引出怀古思绪。 B.“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句用铺叙手法展开对西湖景致的描写。 C.“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句作者斥责豪杰们都忘却了当年收复中原的决心,表达他一人孤独奋战的无奈之情。 D.“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 E.全词运用了衬托、反问的手法。词的上阕以美景衬哀情,抒兴亡之思。下阕由怀古转入伤今,直抒胸臆。 2.有人评论此词“达情曲而蕴蓄”,请结合下阕内容加以赏析。(6分) 二、(2016·西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3.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5分) 4.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1分)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

杜 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 ②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击之声。

5.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6.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四、(2016·广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11分)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1 / 4

唐·岑参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7.清代有学者评价岑参这首诗是“景中含情,言外有意”,请结合诗歌首联分析。(5分) 8.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2 / 4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十五)

古代诗歌阅读

答 案

1.CE

2.本首词表达情感委婉含蓄,下阕通过反问“藉何人、雪当年耻”表达作者为国势的危殆而焦灼;接着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登临的怀古伤今之情,再通过想象神人推山移水,把西湖变成农桑之地,不再是达官贵人的寻欢作乐的地方,而能有益于人民,含蓄地表达作者郁愤的心情;最后借潮抒怀,希望能用钱塘江水来雪国耻,以慰岳飞在天之灵。作者通过多重想象,将忧国伤时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而深刻。 3.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深山采樵图。(2分)通过对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的描写,表现了采樵人劳动的艰辛。(3分)

4.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3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3分)

5.颈联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2分)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3分)

6.本诗表现的情感有浪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2分)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2分)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备感欣慰。(2分)

7.首联是写春风细雨中渭城西郊的嫩绿小草和刚绽开的花儿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生机盎然的春景,诗人心情无比愉悦;(3分)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自己才华待展且地位卑贱(被“踏作泥”)。(2分) 8.颈联写诗人看着镜中白发,想到官位低微,感到多年努力没能换来成功而起了自怜、羞愧之心,不由得后悔自己放弃了恬静的隐居生活;(3分)尾联写想到辋川的美景适合隐居,希望能提着酒去和友人一起享受隐居的生活,心中不禁产生了欣喜之情。(3分)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