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复习资料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6 16:27: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问:应该称为路面标高,为什么称为路基设计标高?

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 土的计算参数

重度γ、内摩擦角φ、粘聚力с

(可分层划段,使参数一致,一般采用直接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高路堤时宜采用直接固结快剪或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软土地基宜采用直接固结快剪或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二、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原因:

? (1)降水或地下水的作用 ? (2)振动的作用 ? (3)人为影响

根本原因: 边坡中土体内部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它的抗剪强度 三、基本假定

? ①不考虑滑动土体本身内应力分布;

? ②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时成整体下滑; ? ③最危险的破裂面位置通过试算确定。

四、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 直线法: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两者合称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

摩擦力为主,粘聚力甚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平面。

2、 条分法:

瑞典法(Wolmar Fellenius法)与Bishop法的区别

相同点:破坏面都假设是圆弧面

不同点:前者计算假定:Si=Si+1 完全不考虑土条间力的作用,计

算简单,但所得的安全系数偏低,假定各土条同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计算的误差较大,而且仅适用于圆弧滑动面的情况。

后者计算假定: 使问题简化为静定问题,不仅Hi?Hi?1适用于圆弧滑动面,也适用于其他任意形状的滑动面,计算所得的稳定安全系数比费伦纽斯法略大。 第二节 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

一、浸水路堤特点

? 浸水路堤:浸水路堤是指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 河滩路堤等。

? 浸水路堤的水的浸润曲线

由于土体内渗水速度远慢于河水,因此,当堤外水位升高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即浸润线)成凹形,当堤外水位下降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

线成凸形。

二、渗透动水压力对浸水路堤的作用

? 水位急速上升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下凹,土体除承受竖向的向上浮力外,还承受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内部,有利于土体稳定,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 水位骤然下降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上凸,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外,这将剧烈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并可能产生边坡凸起和滑坡,不利于土体稳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也会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的最不利情况一般发生在最高洪水水位骤然降落的时候,此时渗透动水压力指向路基体外。

第五节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一、陡坡路堤及其稳定性

1、陡坡路堤是指修筑在陡坡(地面横坡大于1:2)上及不稳固山坡上的路堤

2、涉及稳定问题,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①基底接触面较陡或强度较弱,路堤整体沿基底接触面 滑动;

②路堤修筑在较厚的软弱土层上,路堤连同其下的软弱 土层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③基底岩层强度不均匀,致使路堤沿某一最弱层面滑动。

3、 陡坡路堤产生下滑的主要原因:地面横坡较陡、基底土层软弱或强

度不均匀,因此,计算参数应取滑动面附近较软弱的土的实测数据,并考虑浸水后的强度降低。

4、 剩余下滑力 =下滑力 - (抗滑力)/K=重力分力-(抗滑力)/K

抗滑力=摩擦力+粘聚力

二、?折线法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示例

请用剩余下滑力方法分析下图所示的折线坡上路堤的抗滑稳定性。已知: 1) 路堤的几何参数如图所示,其中:

sin??1??00..242707cos?1?0.7071 sin2q?10kN/mcos?2?0.9702.0tan??1.0tan? 2) 土的参数: 2?0.252.0② ③ ① 6.0?1 ? 3) 作用在路堤上的超q?10载

4) 抗滑安全系数

??15c?10kPak?1.25?22.04.0图中尺寸单位均为 m8.06.0图4.1 折线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

计算:

1) 首先求土块①的剩余下滑力;

①的面积:S1=1/2(4+6)×2+1/2×6×6=28 m2 ①的重量:G1=28×18=504 kN/m

①的抗滑力:R1=1/K[(G1+q?b1)cosα1×tg?+c?L1] =1/1.25[544×0.707×0.268+10×6.0/0.707] =150.36kN/m

①的下滑力:T1=(G1+q?b1)sinα1=544×0.707 =384.608 kN/m

所以,①的剩余下滑力为:F1=T1-R1=234.25 kN/m 2) F1当作外力,求土块②的剩余下滑力;

②的面积:S2=4×8=32 m2 ②的重量:G2=32×18=576 kN/m

②的抗滑力:R2=1/K[(G2+q?b2+F1×0.707)×tg?+c?L2] =1/1.25[781.61×0.268+10×4.0] =199.58 kN/m

②的下滑力:T2=F1×0.707=234.25×0.707 =165.61kN/m

②的剩余下滑力为:F2=T2-R2=-33.97 kN/m<0,

也即①和②可以自平衡,所以令F2为0,不带入下块计算。 3) 求土块③的剩余下滑力;

③的面积:S3=1/2×8×8=32 m2 ③的重量:G3=32×18=576 kN/m

③的抗滑力:R3=1/K[G3×cosα2×tg?+c?L3] =1/1.25[576×0.97×0.268+10×8.0/0.97] =185.8 kN/m

③的下滑力:T3= G3×sinα2=576×0.242 =139.4 kN/m

③的剩余下滑力为:F3=T3-R3=-46.4 kN/m<0

4) 因为③的剩余下滑力小于0,折线路堤满足抗滑要求。

第六节 软土地基的路基稳定性分析

1、软土特点是细粒土组成的空隙比大(e?1)、天然含水量高(w>wL ,大于30~50%)、压缩性高(a1-2>0.5Mpa-1)、强度低(Cu<35Kpa)和具有灵敏结构性的土层。 2、软土分布:

沿海地区、内陆湖泊和河流谷地分布着大量淤泥、淤泥质粘土等软土。 3、临界高度

指天然路基状态下,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所容许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 4、地基加固的方法(排水与沉降问题) 置换、振实、挤密、排水固结、

5、危害:稳定性不足、沉降过大、沉降速率不均

第六章 路基防护与支挡

1、路基防护与支挡,按其作用于对象不同,分为:边坡坡面防护、沿河路堤河岸冲刷防护与加固、路基横向支挡。坡面防护主要有:之物防护、工程防护。

第三节 挡土墙的类型与构造

一、挡土墙的类型

? 按挡土墙位置分:

路堑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和山坡挡墙等。 ? 按挡土墙的受力特性分: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 ? 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 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板桩式等。 二、重力式挡墙

1、特点: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墙后土体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的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肩、路堤和路堑等支挡工程。墙高不宜超过12m,高速及一级公路不宜采用干砌挡土墙 三、挡土墙的布置 ? ①横向布置

主要是在路基横断面图上选定挡土墙的位置,确定是路堑墙、路肩墙、路堤墙还是浸水挡墙?并确定断面形式及初步尺寸。 ? ②纵向布置

在墙趾纵断面图上进行墙的纵向布置,布置后绘成挡土墙正面图。包括: 1)分段,设伸缩缝与沉降缝; 2)考虑始、末位置在路基及 其它结构处的衔接; 3)基础的纵向布置;

4)泄水孔布置 ? ③平面布置

对于个别复杂的挡土墙,例如高的、长的沿河挡墙和曲面挡墙;绕避建筑物挡墙,除了横、纵向布置外,还应作平面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五、 排水措施

1、挡土墙排水的作用: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表水下渗后积水,以免墙后积水致使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2、 措施:(1)设置地面排水沟,截引地表水;

(2)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下渗,必

要时可设铺砌层;

(3)路堑挡土墙趾前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础

六、沉降缝和伸缩缝

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应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及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

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的裂缝,须设置伸缩缝。 七、基础埋置深度

应按地基的性质、承载力的要求、冻胀的影响、地形和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

第四节 土压力计算

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1、 包括: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2、 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区分:

假定挡土墙处于极限移动状态,土体有沿墙及假想破裂面移动的趋势,则土推墙即为主动土压力,墙推土即为被动土压力。

二、朗肯土压力理论(极限应力法) 1、基本假设:

? ①墙本身刚性,因此,不考虑墙身的变形;

? ②墙后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填土表面水平(β=0);

? ③墙背垂直光滑(墙与垂向夹角ε=0,墙与土的摩擦角δ=0)。 2、适用条件:

①填土表面水平(β=0),墙背垂直(ε=0),墙面光滑(δ=0)的情况; ②墙背垂直,填土表面倾斜,但倾角β>φ的情况; ③地面倾斜,墙背倾角ε>(45°-φ/2)的坦墙; ④L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⑤墙后填土为粘性土或无粘性土 三、库伦土压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