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无答案)(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2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主题:两种电荷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原子及构造;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学情分析:

摩擦起电现象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能对容易导体的和不容易导电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摩擦起电现象有一定的难度,电荷的移动是比较抽象的内容,需要从实验入手。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两种电荷、原子及其结构、导体和绝缘体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是通过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难点是对电荷的认识。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其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知道原子及其结构,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评价任务

1、能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的概念,会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判断物体所带的电荷; 3、能说出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其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能说出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摩擦过的物体带了 ,能够__ ___轻小物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_。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甲物体带正电荷,当甲物体靠近乙带电体时,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乙物体带 电荷;如果靠近时两者相互排斥,则则乙物体带 电荷。

1

3、验电器是检验物体__________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4、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简称库,符号是_____。

5、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带正电,______带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_ __C。

6、容易 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 ; 不容易 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 。

7、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原子整体电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8、金属是重要的导体,在金属导体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________。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___。

9、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发生了电荷的 。 【二】合作探究 【三】课堂展示 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四】感悟释疑

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试

1、自然界中存在 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_。

2、用带电体靠近吊在细线上的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能够,所以通草球会被带电体吸引过来,但接触后立即就离开了,这是因为它们都带电荷,互相的缘故。

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电荷,互相______的缘故;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因带 电荷相互 的缘故。

4、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B球吸引A球,B球排斥C球,C球吸引D球,若C球带正电,则当A球和D球靠近时,将(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发生相互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①铅笔芯、②铁丝、③塑料绳、④橡皮、⑤毛线、⑥自来水(装在烧杯里).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________(填序号)时灯泡发光,;当接入_______(填序号)灯泡不发光。

2

6、运送汽油的油罐车,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车行驶时,车上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你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拓展:将轻质小球靠近带正电体时,发现小球被吸引,可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课后反思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导学案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主题:电流和电路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