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背古诗词75首 注释译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4:0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解】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③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读\ī\,古时候没有\ī\这个音。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 【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解】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3、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4、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5、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译文】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4、《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①曲项:弯曲的脖子。 ②拨清波:划水。

【译文】鹅呀鹅,弯着脖子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诗中白鹅游水时的形象和悠然自得的神态生动逼真。相传诗人写这首诗时还只有七岁。

5、《风 》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解】解落:散落。

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译文】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

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衰:衰败、疏落。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译文】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8、《凉州词 》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度:越过。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