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5:2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丁玲华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

摘要 在描述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信息服务业体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11-0051-04

在新经济、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动下,以利用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储存、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新的主导产业,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因此,分析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 总体规模

从整个产业收入规模看,我国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以软件业为例,如图 1 所示,2005 年,我国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2,424 亿元,同比增长45.5%,2006 年,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60.9%,增长速度较快。至2008年,我国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7,573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长速度呈现较快态势。2009年全国软件服务业收入为9,513亿元,是2000年的16倍,软件出口185亿美元,是2000年的46倍。2010年我国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13,364亿元,同比增长31%,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上升至18%。2010年我国软件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至超过1%,占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份额超过15%,从业人数提高到超过200万人[1]。 2. 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通信业占据了信息服务业的较大比重。2007年,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各个子类中,电信业收入达到7,399亿元,占比接近60%。但是随着我国通信业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其增速已经放缓,对信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下降。2008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2,439.5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139.9亿元,同比增长7.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2,953.7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电信增加值4,726.2亿元,同比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0.3%。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基础电信企业主营收入完成8,42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9%,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增长[2]。

2008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7,573亿元,同比增长了29.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是2005年的1.94倍。软件出口快速增长,实现出口142亿美元,是2005年的3.59倍。其中,软件服务外包出口从2005年的5.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5.9亿美元,增长速度逐年提高[3]。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数字内容产品蓬勃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大大改变了信息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力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数字文化内容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产业。截止到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3.84亿,较2008年增长28.9%。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09年信息服务市场规模达2,992.7亿元;互联网市场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834.5亿元,同比增长31.99%,是信息服务业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产业。从趋势上判断,未来通信业的占比仍会持续下降,软件和技术服务以及信息内容服务占比将不断提升。 3. 产业布局

目前,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已显示出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渤海之滨到福厦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福厦沿海地区和环渤海湾四大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带,截至目前,这四大产业聚集带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的85%以上和90%以上。此外,中西部地区也在某些领域具备比较优势并取得较快发展。如软件业,2008年,东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89.2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84.4%,同比增长29.5%,增速比1月~11月回落0.8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北京、广东、江苏规模位居全国前三甲,这三个地区的销售总收入占软件产业销售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59.7亿元,同比增长32.6%,高于

1月~11月3.5个百分点,但比1月~9月低了3.5个百分点,其中四川、贵州增速均超过50%,但重庆、陕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陕西增速仅为8.3%。中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29.4%,低于1月~11月增速2.1个百分点[4]。 数据来源:2009年全国软件产业统计公报。 二、我国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 东西部两级分化态势明显

虽然我国信息服务业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的发展趋势,但是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如电信业,2009年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中有七个省(市)属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只有四个省份,排名前三位中广东遥遥领先,其次是江苏、浙江[5]。2009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辽宁、山东八省市的软件业务收入就达74,249,211万元,占全国比重78.05%,排名前三位的是北京、广东和江苏,而其他23个省市累计起来还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足25%,两极分化的态势非常明显[6]。这些增长极与其它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远远拉开了差距。

2.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竞争力薄弱

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中,有72.5%的企业营业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7.6%在50万元至100万元、12.4%在100万元至500万元,而只有1.3%的企业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从资产规模大小来看,接近85%的企业规模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50万元至l00万元、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各占将近6%,而仅有3.8%的企业资产规模高于500万元 [7]。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的数量虽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比较小,资金的短缺使其只能开发一些投入较少的短期项目,而无法进一步开发风险和收益高但投入也大的大型软件和服务项目。而且,在信息服务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这种小规模的资金、人员的投入和经营尤其突显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规模的偏小和竞争力的薄弱,很难参与未来的全球化竞争。

3. 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信息服务人才的数量规模不小,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总的来说,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市场经营和国际化管理的高级人才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服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信息服务人才的经验不足,再加上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人员资格认定和考核制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专业特长很明显,但缺乏现代咨询经验和意识的现象。据统计,我国咨询业中情报专业人员仅占3.8%,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占咨询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1%和0.065%,而美国分别为41.9%和17.9%[8]。另外,人才流失特别是高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信息服务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或者流向国内的外资企业。 4.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第一,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中,传统“硬服务”产值依然占据非常高的份额,如电信业,而具有高附加值的“软服务”占据的比重严重不足,如数字内容产业、电子商务、数据库建设与运用等;第二,在产品创新上,大部分信息服务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的追逐,对客户的需求把握不足,缺少先进的管理思路,使得我国大部分信息服务产品缺乏原始创新,仅仅是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第三,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大量的企业由于没有对业务创意进行有效保护,因此造成企业在相同或相近的领域进行重复建设。

5. 管理体制与方法落后

一方面,在行业组织和生产管理上,信息服务业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管理机构条块分割和封锁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不仅导致了信息服务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区域、城市间难以统筹规划和协调,整体优势难以发挥,而且还导致了信息资源的缺乏有效供给、信息资源闲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