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7:23: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8分)

①人们的生活实践要求彼此交际,相互交流经验、交流思想。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 只能利用语言来交际。许多有经验( )有知识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简括凝 、 便于记忆的语言固定下来,编成歌曲、口诀、故事等等,彼此相告,代代相传。这就所谓的是“传说”。

②传说是靠口耳相传的。它的基础是人的记忆,但是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传说在被人 们相互传述的时候,往往会有所遗漏或添加。因此一个传说,经过若干人的口传以后,可能会变得离原..样很远,内容的真实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③在远古时代,传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现在关于远古时代一鳞半爪的知识,也是靠着这种传说保留下来的。有些最古的著作,例如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 德赛》,当初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1. 第①段的“(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破折号 B. 分号 C. 顿号 D. 逗号 2. 第①段的“ ”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炼 B. 练 C. 拣 D. 冻 3. “一鳞半爪”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Lín zhǎo B. lín zhuǎ C. líng zhǎo D. líng zhuǎ 4. 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的“往往”一词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9分)

①诗生于大众,成于大众。大众的原始表达是诗性特征生发的前提。大众诗性表达的需 求,是诗歌存在的依据。从民歌到诗歌,诗在传诵中存活,在流动中成熟。群众的喜好、相传、加工,是诗歌在文体上独立并成为社会公有之物的必要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便没有诗歌。 就一个民族而

1 / 6

言,对诗性的感知和确认,是集体的共识,不是单个人及少数人的自我命名。关于诗的最起码的范式、规则的理解也必然是各个民族基于共同的审美习惯和语言习惯,长 期积淀而成。

②诗是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品。由语言结织而成的诗歌文本,渗透着大众的语言经验和 文化沉淀。诗歌语言的进步,以大众语言的发展为基础。大众生生不息、富有活力的语言活力,让诗歌的语言繁茂而 。

③诗性的语言,不在于“生”而在于“熟”,与民众语言贴得越近越好。公认的是,诗 人运用现实的、活的语言,诗性效果远胜于旧的、“死”的语言,运用民族的、自然的语言,效果远胜于外来嫁接的和硬造的语言。诗性的语言,天生具有大众化的基因。

④必须说明,肯定大众对于诗歌、大众化对于诗歌发展的意义,并非否定一些有小众化 倾向的诗歌的作用。这些诗歌的意义在于,它们往往追求诗的探索性、先锋性、实验性,在诗歌的风格、形式、语言上另辟蹊径,在为诗歌成长开辟新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诗歌可以偏执于小众化、个人化立场。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破坏诗性之根;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斩断诗性之链;一味小众化、个人化,就会折损诗性之翼。

⑤大众对于诗歌有更高的美学期待,所以诗歌需要正视大众,也只有包容和亲近大众, 才能对诗歌内部秩序进行重建,激活它的生命力,构建新的诗学观念和美学模式。保持面向大众的姿态,才能使诗人离开自我立法的虚妄和自我评价的盲目,才能保有对表达形式的变 革意愿和敏感性。

⑥新诗百年,历经断裂与成长。一个或许不是问题的问题让一些诗人纠结:选择“诗” 还是选择大众?我们的回答是:选择有大众的诗。

5. 根据上下文,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 ”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简洁 B. 通俗 C. 新鲜 D. 含蓄 6. 指出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某一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6

7. 联系全文,概述“选择有大众的诗”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3分)

边城(节选) 沈从文

①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 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②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 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 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 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 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

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

③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 船人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