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2:40: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6)备用出入口——位于西侧规划道路的中间部位,与预留用地相邻,满足日后预留用地建设的需求。
2、外部流线组织
对外流线组织在于洁与污、病人与医生及器物等在总平面上的运行路线加以区分。
(1)洁净与非洁净分开
a、洁衣污衣——住院楼在楼层末端设置污物电梯,将换下来的污衣经地下专用污物通道运至医院的污物出口送至社会化洗衣场所,洗净后的洁衣经医院的后勤出入口送至各住院单元。再由住院部专用洁梯送入住院护理单元。
b、营养餐洁梯与医生专用电梯—住院楼污梯的另一端靠近护理单元出入口处设置营养餐洁梯,为专用时段洁梯,平时兼作医生专用电梯。
c、垃圾尸体——由住院楼末端设置的污物电梯和手术部专用污梯经地下专用污物通道运至医院的污物出口。
d、探视流线——各栋住院楼在一层均设置了探视出入口,并在二层通过架空连廊与门诊医技楼相连。既对门诊、急诊、急救、医技等部门不造成任何影响,又可以便捷的到达门诊、医技的任何部门。
(2)住院与门诊病人分开
为保持住院部的病房安静和正常秩序,设计上考虑在住院部主入口、与门诊医技楼相连处均设置管理门,使门诊和住院病人各有其活动范围,以防止无关人员对住院部的干扰。
(3)医患分流
可编辑doc
.
a、门诊医技部门围绕医院街布置候诊大厅,病人活动区域在医院街及共享中庭附近;在门诊医技诊室和检查室的另一侧布置医生办公休息区域,医生与病人的接触与沟通在诊室和检查室内进行,可有效避免其他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b、住院楼病人由公共电梯厅进入各住院单元,再经过3.00米宽的患者走廊进入各病房;医生及药物、营养餐等洁物由专用电梯送入护理单元护士站后侧的医生通道。
5.3.2汽车停车场及自行车棚的设置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及《设计任务书》要求,本项目需要在场地内提供大量汽车停放空间,即就医车辆、住院车辆、探视车辆、行政办公车辆及后勤服务车辆。结合场地绿化恰当地布置生态型停车场,两期建设共安排停车位899辆,其中地面停车位467辆,地下空间设置停车位432辆,此外,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3360平方米。 5.3.3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
1、消防车道
本工程在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各栋建筑的南北、东西建筑的总长度均不大于150.0米,故本设计未做穿过式消防通道。
2、消防登高面
一、二期住院楼、后勤生活综合楼及行政科研综合楼的建筑高度均大于24.00米,按高层建筑设计,其它功能区域高度均小于24.00米,按照多层建筑设计。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在高层建筑的南侧沿消防通道设置消防登高面,宽度满足大于13.0米 要求,长度满足大于1/4周长要求及大与一个长边的要求。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期住院楼一层,且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可直接到达消防登高面。
可编辑doc
.
5.4竖向布置
5.4.1竖向布置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
2、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建构筑物桩基和工程管线基础深度的要求。
3、根据竖向布置原则,结合地形情况,并考虑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选定场地标高。 5.4.2坡度
根据拟建地的标高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机动车规划纵坡应不大于2‰;地面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2‰,场区雨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 5.4.3绿化
主干道两侧植行道树,利用空平隙地种植花草,以改善和绿化环境。
可编辑doc
.
6 建设方案
6.1建筑方案
6.1.1设计依据
除设计总说明中所阐述的依据性文件外,尚有:
1、国家计委、建设部、卫生部2008年12月颁发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87;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2008); 4、《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
5、《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7、《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8、《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 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1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3、《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4、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 6.1.2设计要求
×××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的建设,适应了×××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需要,满足了由于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它是新时期医疗卫生水平的新标志,是
可编辑doc
.
×××的重点工程之一。
6.2建筑设计
6.2.1平面设计
本工程主体区域包括:门诊医技楼、住院楼(一期)、住院楼(二期)、VIP住院楼(二期)、行政科研综合楼、后勤生活综合楼(二期)等;各栋楼相互间在保持便捷的联系前提下,尽可能加大相互距离,为每个功能块争取到最大的采光、通风面及景观朝向。
各个功能块通过医院街和架空连廊连为一整体,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行政办公、教学培训、后勤服务、停车、设备等功能有机组织在一起。门诊医技楼根据功能需要设置室内中庭和室外采光、通风的阳光庭院,使绝大部分用房做到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从某种意义上实现“自然、生态和以人为本”,从而创造出构思新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绿色医院”!
一)“医院街”的设计
1、宽敞的室内通道(较长的“一”型大厅)贯穿整个门诊医技楼,形成“医院街”。并通过门诊五层通高的共享中庭把各个分区和部门串联起来,形成了交叉的立体空间交通体系。建立了各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既可使患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要去的目的地,完成相应的检验、检查、治疗、交费、取药等就医过程,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医护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同时“街”的两侧还安排人流不太集中的公用服务空间和专科门诊候诊厅出入口,甚至在空间形式上采取酒店惯用的“共享大厅”概念(贯通五层)。增加了空间的导向性。从而在空间尺度上改变了传统医院的拥挤、狭窄、低矮与嘈杂现象,换之以宽松、开阔、高大、明
可编辑doc